第四十三章 从外到内(2/4)
够人家杀的。”
“所以,他就调到了杭州。不过,处座在活动。估计时间一长,徐恩曾火气小些,周林还会回南京去。”
一队队长凑近问:“组长,既然是这样的人。你怎么不去拉近一下。只要他在处座面前说上一句好话,你就可以向上升了。”
“靠近他?我还想多活几年。他与调查科结了仇。调查科杀不了他,委座不让杀。但是,调查科放话了,要杀他的朋友,这样的话,谁敢跟他挨的近。你前脚挨,后脚一颗子弹飞向你的后脑勺。”
“调查科可以杀他的家人。”
组长不耐烦了:“委座说了,周林与他的家人死一个,就让徐恩曾的家人也死一个。”
“真的?”
“比铁还真。”
很快,这些故事就在杭州站传开了。
……
周林坐在家中的书房,他在做事。
昨天晚上,周林调出了二十一世纪资料库的资料。在中间,他调出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三国签订《罗马议定书》。
《罗马议定书》是意、奥、匈三国建立密切关系,采取共同政策的议定书。
为了加强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三国的关系,建立更密切的关系,采取共同政策。与捷、罗、南协约国及法国势力相抗衡,1934年3月17日,三国便在罗马达成协议。
议定书规定:在经济上三国建立密切的贸易关系;在外交上,三国采取协商;在军事上,意大利承担保障奥地利独立和不受德国吞并的责任;奥发生内乱时,意大利会进行干涉。
第二件事。希特勒计划建立庞大的公路系统。
计划是:公路基本标准为四车道,宽34米,中间设有5米的绿化间隔带;公路修建时力求坡度小,转弯半径大;公路上每隔200米设置可反光的金属片镶面水泥柱;路面上的凹坑是用来防止路滑的;增加便民利民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措施如紧急停靠地带、高架桥、加油站、餐厅、卫生间等。
希特勒最开始只是将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军用交通脉络而设计。他要求军车必须能在一天之内横贯德国东西南北,飞机可以停放在高速公路两边的隐蔽地点,并且有足够的长度起飞和降落。这一切为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做准备。
这两件事,都已经发生了。
但是,由于保密措施,这两件事,知道的人很少。
周林就是要打这个时间差。将这两件事,变成两份情报。拿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