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上元节(2/4)
世界是有公子一个聪明人就够了,我要做的就是一直更在您身边,这样也就相当于我读书了。”
“你可真是一个逻辑鬼才……”
“谢公子夸奖。”
“哎,跟你说话真累,赶紧吃你的吧。”
……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上元佳节。这一晚,六街三市,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在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灯上画着许多故事,也有剪采飞白牡丹花灯,并荷花芙容异样灯火,将郡城照耀的如同白昼一般,顺着人流缓慢的向前移动,街头两边鼓乐、歌舞、杂耍、百戏等活动应有尽有。
沿街向东走去,两边屋宇鳞次栉比,名为清河的大桥上,许多百姓在上面驻足观看两侧岸边的人放花灯,十里长街一片火树银花,等会热闹非凡。
“登冠楼。”
韩珣停在街边一座三层高的楼门前,虽然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但是,即使站在外面也能听到里面不时传出来的呼声,再者,单凭这个名字他也要进去看看,原本今天就是来凑热闹的,现在既然这里有热闹,当然要进去看看了。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好!”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兄,此诗,当浮一大白!”
“哈哈哈,宴上无酒,那我就暂且以茶当酒了。”
走进一楼,韩珣便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或两三人,或三五人坐在一起,吟诗作对,品茶下棋,看众人放浪形骸的样子,不知道这些人是确有真才实学,还是附庸风雅,他无意参与其中,随后,来到二楼,相对来说,二楼要清净许多,墙壁上挂着各种书画,显然是供众人品鉴的意思。
可能是在老师身边待久了,韩珣的眼光也跟着高了起来,二楼所悬挂的这些字画值得驻足观看的水平,屈指可数,就在他准备放弃去三楼看看的时候,他突然回头,向后退了两步,在一幅字迹前停下脚步,面上露出奇怪的表情。
“兄台也喜欢这幅字迹?”
“对,在下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特殊的字体,如果兄台有所研究,还请不吝赐教。”
就在韩珣观看墙上一幅字迹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声音,他侧头看向站在身边的陌生男子,拱手问道。
“不敢,据在下所知,此字名为‘行书’,是颍川太守大人从荀老先生那里得到的,因对其喜爱非常,便勤加练习,并将之推荐给颍川郡祭酒大人,后为颍川学子所知,因其字体潇洒飘逸,为人所推崇,之后,众人争相模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