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巡查官道(3/4)
天计划中的歇宿处——四间房驿站。
江宣抬头扫一眼天色,这个点不早不晚正正好,开口夸了句,"时间掐得不错。白天基本都花在了巡查官道上,这才能办好差事。但也留了点空余,晚上梳洗饮马之余,还能暗里打探下驿站情况,再侧面跟驿卒打听下近来附近太不太平、有没有什么不法事。"
吴迟挺直腰背,忍不住咧嘴笑,"谢老大夸奖!"
江宣勉励两句"继续保持"、"再接再厉"之类的,带头下马,领着众人牵马进了四间房驿站的外院。
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年代,驿站除了传递官府文书、军事情报,供走任官员免费食宿外,还有连接京师和庞大的皇朝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属于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体系之一。
前朝以及更早的时候,驿站都由朝廷拨付银子外加摊派附近民工养着,各朝开国时虽然都规定了驿站只供执行公务的人员使用,但实际要不了几十年,就会沦落为官员及其家眷公费旅游的场所,最后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附近民生的一大沉重负担。
到本朝,疑似穿越者的太祖建国时,直接给驿站改了规矩,大周所有驿站归属权还是朝廷,但业务不再只对公,而是直接挂牌对外营业,大方接待来往商队、旅人,用从商旅身上赚的钱,供应驿承、驿卒等的俸禄,补贴赶考举子、江宣这些办公差人员的吃喝,提供官方送信驿骑的来往食宿、马匹更换等。
大周官道四通八达,官道上每隔三十到五十里即建一座驿站,开国到如今,庞大的驿站系统不仅没有成为大周的财政负担,反而每年还能有部分盈余充入国库。
江宣一行十一个人连带马匹,看着乌泱泱一群,一进驿站大院,里面大堂里悠闲端着茶壶烤火的驿丞立刻就注意到了,当下放下茶壶快步迎了出来,客气打招呼,"各位虎贲卫的军爷是要歇宿"
"要住一晚,明早就走。"江宣从怀里掏出出行前领的令书,递给驿丞。
驿丞小心接过令书,仔细比对纸张、行文、格式、官印,确是正宗虎贲卫令书无疑。里面写着"十一人及马",人数、马匹对得上。
又写巡查"房山、涿州…良乡等七县官道",四间房驿站刚好出了房山县地域,属于良乡县下辖,在经行的官道之上。
持此文书的"十一人及马"的确可以在此免费食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