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小三元和冠礼(2/4)
型是以短击长,就是夏山举石也只是第七。
江宣,乃至于夏山,举石这项不拉垮就算是胜利,前十的成绩已经很能说得过去了。
看着技勇最后一项结束,所有成绩全部统计出来,宋懋忍不住说江兴德“你这是走了什么运道,竟给你生出这么个儿子来。”
十七就能有这份勇武,等到了二十七八岁的盛年,怕不是能去争一争“勇冠虎贲卫”的名头了。
江兴德哈哈笑,他本来对外吹的只是老四在东丙里出挑,没想到放眼整个东营盘,居然也没差到哪里去,嘴里“谦虚”了几句,“意外之喜,意外之喜,事先我也没想到。”
宋懋拍了拍江兴德肩膀,“你家老四是个不错的,让他后面稳住,”
上次太子妃娘家二叔上门,结果跟江兴德谈崩了,两个人在侯府门外对骂的事,上京城里早传遍了。
之前江兴德就不太乐意两家再结亲,出了那事后,未免太子嫉恨,宋懋也打消了招江宣为婿的想法,已经在给宋三娘寻摸其他好人家,只是看下来都比江宣差了不少,不是出身上差,是个人能力上差,一眼就能看出不如江宣能干,难免又惦记上江宣两分。
但之前江兴德给他透了有宗室看上江宣的口风,不只江夏侯府需要一门宗室姻亲来跟皇家拉近关系,他宋国公府也需要,这对两府都是个好事,宋懋立刻就跟江兴德统一了战线。
江兴德知道宋懋言语中未尽的意思,“放心。”宗室这门婚事,必不会让它有失。
比完技勇已是七月初三,江宣没去看东营盘大比后面的兵团战,收拾了个包袱直接回了上京城,去参加武科院试。
院试仍然是先考文试,这次的文试一考两天,并且除了帖经、墨义、明算,还多了一道“论”,也就是根据所给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写议论文需要眼界和逻辑思维,这两点江宣都不缺。
至于文笔,江宣这辈子土生土长,蒙学也通了,写点文言文风格的陈述文没问题。
当然最关键还是,这是武科,不是文科,大周的武人们没文采是常态,文采斐然的武人完全称得上凤毛麟角,武人写出来的论,只要语句通顺、言之有物,那就是一篇好论。
最后,江宣的论果然是好,直接给他送上了文试第一的位子。
再之后的武试,虽比府试时难度高了不少,但也逃不脱舞刀、弄枪、射箭、举石的路子,江宣仍然轻松连冠。
至此,江宣顺利拿到武秀才功名,还因县、府、院三试皆第一,顺便拿了个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