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重工业发展的基石!火力发电站!让整个半球闪耀着南极之光!(6/9)
之后。
为什么用于能源供给的地方,不叫做核裂变发风站,也不叫核裂变发热站。
而是叫核裂变发电站,简称核电站?
包括风能发电站,也是将风的动能转换成电能。
早年的文明发展,倒是有纯粹的风车,或是水风车。
它们不转换成电能,纯粹只用风能或水能让机械做功。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早已被时代淘汰。
就是因为,电能是在能源转换中损耗最小的能源!
哪怕0.01度电,只要供给,它就能让机器做0.01度点该做的功。
而风能,人类虽可以控制一部分风力流动的大小。
但是风力太小甚至会直接跟扇叶进行作用力的抵消。
连扇叶都吹不动,谈何做功。
而风力太大,甚至会直接摧毁机器。
且还无法百分之百吸收。
一股风扑面吹来,你能说所有的风都被用于做功了吗?
很明显并不是,有相当一部分的风能会被当场浪费掉。
吹过了就是吹过了,你没弄出来可怪不得我。
不只是风能,其他能源也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只有能够随时随地寸止,想变大就变大,想变小就变小的电能,成了安全高效的能源。
因此,在没有比电能更加安全高效低损耗的新能源被研究出来之前,所有能源的最终归宿,都是转换成电能。
许沐打开了自己目前的文明面板。
接近两个小时的埋头制造。
现在两片矿区正在运转的机器,总共接近上千台!
而这上千台机器,所需要消耗的电能,已经高达800kw+
光是风力发电站,他就设立了足足有100台,才能堪堪稳定机器们的运转。
但风力发电站,也存在着占地面积。
一开始地大物稀,除了矿区几乎都是空地。
风力发电站还不足以让人引起重视。
但现如今,100台风力发电站铺设下来,要确保四处的机器都有电能供给,风电站已经延绵了接近几公里!
再往后走,解锁的机器设备会越来越大,耗电量也会越来越高。
到时候整个母星就算独占下来,恐怕也会出现一半面积是生产线,另外一半面积是发电站的尴尬局面。
还是那个空间原则,一个房间只能放个工人,那么产线的最大效率就只有名工人。
为了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