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禹招婿,亲铸九鼎,天传经(2/3)
九州划定,尧传位,大禹正式成为领袖。
而夏薪,坚决拒绝了大禹的嫁女之约,拒绝了大禹的委以重任,安心的在大禹为他特意令人打造的院子里等待着某件事的到来。
虽然夏薪是个纯粹的理科生,但好在传道之前,他曾没日没夜的恶补有关大禹的事迹,所以现在他虽然已经追随大禹多年还不见成效,但心中尚有成竹。
终于,涂山之会召开,诸侯齐至,大禹着法服,执玉圭,检讨过失,诸侯拜服。
涂山之会后,各方诸侯为了表示敬意,纷纷进献珍贵的青铜。
后,来自九州进献的青铜越来越多,大禹想到黄帝曾功成铸鼎,于是萌生心念,打算铸九鼎。
他将想法告知夏薪,夏薪听到九鼎二字从大禹口中亲自说出时,一股难以言喻的玄妙感由心而发。
他福至心灵,知道多年的等待终于要有结果了!
大禹聪慧过人,看出夏薪在听说他要铸九鼎后就表现的异常兴奋,他隐约感觉到夏薪来这的目的恐怕就是为了九鼎,便将监督铸九鼎的重任交给了夏薪。
夏薪回忆在传道前所学,考察山川地理,各州风土,珍禽异兽,又找来精通绘图的画师将这些象征着各州的事物简化成纹。
他亲自监督,命众工匠以九州青铜分别铸九尊鼎,鼎上雕刻代表着各州山川风土和珍禽异兽的纹路。
终于,鼎成之日。
夏薪向大禹复命,大禹在看到九尊青铜大鼎之后异常满意,亲自以九州名号命名九鼎。
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大禹邀请夏薪共同铭刻记号。
当最后一笔落成时,一股浩瀚的信息涌进夏薪脑海。
夏薪的脸上露出狂喜。
成了!
十几年光阴荏苒,亲自参与大禹治水,参与刊定九州,参与涂山之会,参与铸炼九鼎……
夏薪为的,就是如今脑海中这一部可以救国的秘典!
心愿达成的瞬间,夏薪的身影开始变得虚幻。
这时,大禹抬起头来,看到夏薪的异常,眼中流露浓郁的悲伤。
夏薪朝着大禹深深的施了一礼,一揖到底,语气更咽而诚恳道。
“晚辈夏薪,代表后世子孙多谢前辈为我大夏慑服水患,平定天下。前辈之事迹永传,精神永传,信念永传,是我大夏最为珍贵的宝藏。”
大禹还了一礼,没有谦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