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政绩斐然(2/3)
样,大明将士不通海战是客观事实,如此一来,为了往后的下西洋,攻伐倭国,或者说渡海去攻打某国以此来练兵,确实是有必要的。
而倭国身处海上,距离较近,与大明又有着深仇大恨,是最合适的选择。
“韩部堂”一个户部主事急匆匆的而来,“昌平州四县,秋税的钱粮押解入京了,您快去瞧瞧吧。”
听到昌平州三个字,韩文心下一突,昌平州可是推行试点变法的地方。
“可是这昌平州的秋税出了问题?”
“并非出了问题,是.大人且去一看便知。”
昌平属于北直隶,又处于北地,运送税银都是通过牛车马车走陆路,像江南等地都是通过粮船走漕运水路。
此次押解昌平州税银入京照旧是四县的县丞,以及一众的衙役帮闲,这会儿正押着一辆辆的大车候在户部的太仓之外。
等韩文步履匆匆的出来,登时便惊了一下,卧槽,这就是昌平州四县的秋税?
只见一辆辆的大车停在外头,车上或是堆着鼓囊囊的麻袋,或是堆着一个个的箱子。
而每一辆的车上都插着牌子,上面写着密云,怀柔,昌平,顺义等字样。
让韩文惊的是这支队伍的规模,打眼看去,这些运送钱粮的大车足足有上百辆之多。
仅以规模而论,已是赶上了寻常一省的运粮队伍,甚至还隐隐有所超越。
见到这位穿着大红官袍的老者,通过那二品的补子,四位县丞都猜出了这可能是户部尚书,当然,即便不是户部尚书,从户部随便出来个官员也比他们的官阶要大得多。
一个个赶忙上前行礼,“下官等人乃是昌平州四县的县丞,奉昌平知州之命,特来押送今岁秋税的钱粮,还望大人予以验收。”
“这是昌平州的钱粮账目,还请大人过目。”
韩文应了一声,此时已从方才的情绪中回过神来,二品大员的气度又摆了出来,把目光挪回来,望了这几个小小的县丞一眼,将账目接过,翻开,没看前面的条条账目,直接去翻最后一页。
这最后一页上是昌平州的钱粮总计,瞧见那一个个的数目,韩文的瞳孔都不免缩了一下。
税银十来万两,虽说也很多了,但倒不是太过离谱,布帛,茶叶也挺多,可也都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只是,这个税粮就未免有些太多了。
足足四十六万石。
要知道大明朝全国一年的税粮,多则千万石,少了的话,比如去年,拢共是六百万石不到,这是夏秋两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