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报(2/3)
满足私欲,大可以用到厂卫,比如派镇守太监去地方敛财。
可这等国家公事,于国有利的千秋之事,也要用到厂卫?
这从本质上,就让朱佑樘难以接受。
但不派厂卫出去,这事又难以推动。
如此两难之事,让他一时间拿不准主意。
这时,箫敬又道:“皇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值此之际,还请皇爷予以权衡。”
权衡什么?
朱佑樘知晓这个奴才是让他权衡利弊,用厂卫的利是大于弊的,起码厂卫派出去,昌平州的试点必将可以成功。
只是所谓的成功是阉割版。
思忖良久,朱佑樘终于是下了决心,问道:“让你那干儿去督办此事?”
“是,奴婢有私心。”
私心不私心的,朱佑樘并不在意,人皆有私心,只是问道:“可能成事?”
“只求皇爷给道.”
“罢了,召他入宫,朕亲自问问他。”
此时,京师的北门安定门,几匹快马踏入了城门,直奔城东而去。
而东辑事厂的衙门里,后衙的堂房之中,萧言正坐在里头喝茶,堂房非是寻常的坐北朝南,而是坐南朝北,因为里头供着岳王爷的画像。
岳武穆一生致力于北伐,面北而设乃是出于对岳王爷的尊重。
不过这种朝向会导致采光不好,整个房子里显得昏暗。
这种昏暗,在配上那常年不散的青烟,无端的就让人有种阴森之感。
这时,有人站在门口喊道:“箫公,有奏报,是昌平州来的。”
好长的沉默,萧言才出声道:“拿进来。”
“是。”
外头的人应了一声,然后推开殿门进来,走到离萧言三尺的距离时,径直跪倒在地,将手里的奏报双手捧过头顶。
萧言伸手接过,撕开信封,信件很长,先头的几行内容先是请罪。
耽误了如此长的时间,终于找到了王巡抚的下落,此时王巡抚已是赴任云云。
将这些内容看过,他又接着往下看,看着看着,他那嘴角倏然的咧开了一些,他长得本就阴狠,这样的咧嘴,让人瞧着就觉得瘆得慌。
但熟悉他的人都知晓,这位箫公公,总是一副漠然的样子,但不代表他没有情绪,若是做出这种渗人的表情,便是在表达情绪,惊的情绪。
信件上的内容,让萧言感到了惊。
赴任当天,杖毙了一名八品的县丞,第二日,便开始推行摊丁入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