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只是凡人罢了(2/3)
”
夏源也同样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在旁边跟着点头,“对,明年是个丰年,没有灾殃。”
这话说的不像是感慨,倒像是肯定句。
朱佑樘深深的望着他,“居正说的这般笃定,可是观了天象?”
“.”
夏源一时语塞,他刚才只是想了下年份,因此才得出的结论,明年是弘治十六年。
而弘治十六年是朱佑樘在位期间,唯一没有发生过大灾的一年。
唯一勉勉强强还算得上安稳的一年。
听起来很夸张,但却半点不打折扣。
他之所以会知道这些,是上辈子曾翻到过一个帖子,标题是:弘治皇帝应该才是明朝那个最让人心疼的皇帝。
最是勤勉,有中兴之心,却生不逢时。
在位十八年,只得一年安稳,其余的十七个年全是大规模的天灾**。
并且这篇帖子还将那十七年的大规模灾祸给简单列举了出来。
弘治帝登基的第一年,也即是成化二十三年,三省水患,两府地崩。
弘治元年,鞑靼小王子入侵河套,哈密丢失。
二年:黄河几处决口,波及四省。
三年:大地崩。
四年:凤阳皇陵失火,三省大地崩。
五年:两次起义,漕运决口。
六年:宁夏大地崩。
七年:大地崩。
八年:壮民起义。
九年:鞑靼大举入侵。
十年:三省地崩。
十一年:乾清宫,坤宁宫烧毁,两省大旱。
十二年:云南大地崩,西南叛乱。
十三年:鞑靼大举犯边,河套丢失。
弘治十四年,夏源穿越过来的那一年,大地崩,水灾,鞑靼犯边,琼州叛乱。
到了弘治十五年更是大灾之年。
十七年:地崩水患。
十八年:大饥,弘治皇帝驾崩,正德皇帝登基。
在位十八年,只有弘治十六年是安稳的。
这是他的江山,他是这片江山的主人。可在他担任主人的这短短十八年间,这片江山回馈给他的,是一年的安稳,以及十七年的灾祸。
这样的情况,换作其余皇帝或许已是走向亡国。
但他却打造了一个中兴。
这个中兴应当要打个引号,弘治朝武备废弛是污点,他本人过于宠溺妻儿,过于放纵外戚这也是污点。
但谁也无法说他不够勤政爱民,他是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