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如何处置(2/3)
接那随之到来的狂风暴雨。
朱佑樘看得很仔细,用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才将手里的卷子看完,而这时他整个人却已经诡异的平静下来,只是脸上带着一股说不出的疲倦。
他阖上眸子靠在御座之上,迟迟没有说话。
他在想做这篇策论之人,是不是看错了题,将黎族夷人何以叛乱,给看成了自古以来百姓何以叛乱,不然这上面列举出的原因为何如此之多?
他在想是不是这上面写的都是真的,不然为何写的这般煞有介事?
他在想那琼州官府是不是确实是如此做的,我大明朝的吏治确实崩坏到了这般难以想象的地步,所以才酿成了这琼州之祸。
这些念头在脑海中盘旋,又被朱佑樘逐一否定,这卷子上的第一句话便是论黎族夷人叛乱之根源,而剩下的那些,他不敢相信,不想相信,也不愿相信。
若大明朝的吏治果真崩坏到这般地步,岂不是说朕这些年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个笑话,这所谓的中兴也只是个笑话,在那偏远的海南之地,朕选官任官不明,以至于才有了今日的琼州之乱。
这些猜测他是决不愿相信的,甚至只是这种念头一起都觉得心中万般屈辱。
可随之朱佑樘又有些迷茫了,他感觉这卷子上论及的原因不是没有道理,不然那琼州叛乱为何相隔数月有余才报上来,当地的官员连同镇守太监又为何沆瀣一气,欺君罔上?
“固然.”
沉默良久,弘治皇帝终于徐徐出声,可刚说了两个字却又顿住,又过了一阵,他嗓音沙哑的再次开口,只是这一次却变成了提问,“刘卿家,李卿家,谢卿家”
“你等对这策论上所写的诸多叛乱起因是何看法?”
几位阁老没有丝毫的迟疑,刘健当既开口道:“陛下,固然那琼州之乱有其吏治败坏的因素,但决不会到如此惊世骇俗的地步。
依臣之见,那夏源不过是在胡编乱造,哗众取宠罢了。”
“那他胡编乱造的居心何在?”
“许是此人恃才放旷,将这历朝历代的官逼民反的条条状状都写上去,然后再逐条展开论述,以此来向人卖弄学识。”
朱佑樘对此不置可否,他曾两次召夏源入宫面圣,通过这两次的见面,他没觉得这是个喜欢卖弄学识之人,也并未给人恃才傲物之感。
年纪尚小,但却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
而且不仅有高中会元之文才,对这治国之道也颇有见解,仅凭这张策论的卷子便可见一斑,不管是前头关于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