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芯片讹诈(1/6)
看着孙凝晖一脸正义的样子,胡伟武心里面也是怪不好受的。但是想到自己的老婆孩子和他心中的芯片梦想,他还是内心一横,毅然决然地说道:“所长,我在科学院待得很开心,大家都挺好的,我没受过委屈。之所以辞职,只是想去中海,投奔复大微电子。”
孙凝晖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了——这还不如受委屈了呢,好歹单位上小打小闹他这个所长还能够调停一番,这会儿胡伟武直接就要跳槽,这还怎么玩?
孙凝晖又看向胡伟武旁边的卞渤,问道:“你也是?”
卞渤可没胡伟武那么多愁善感,他振振有词地说道:“是的。孙所长,咱们研究所一年的经费都没复大微电子的零头多,龙芯计划更是连个影都没见着,项目能不能落地都两说呢。我和老胡都是三十好几的人了,这辈子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荒废?”
三十岁,是搞科研的黄金年龄,知识积累足够深厚,大脑机能还没开始消退。等到了四五十岁,身体就会渐渐扛不住了。
因此在那之前做不出成绩,这辈子说不定就要荒废掉了。
自古英才出少年,少年强者国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有大成就者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具备了超强的能力,提前就具备或孕育出巨大的创造和机会,不管给企业、给社会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提出狭义相对论的时候,爱因斯坦二十六岁。
诸葛亮隆中对的时候二十六岁。
迈克·戴尔二十五岁时,戴尔公司上市。
古今中外,二三十岁都是人生的黄金年龄,一般这个时候所做的事业和所处的环境,能影响人的一生。
胡伟武和卞渤两个人都三十多岁了,如果再在研究所耗下去,两个人都觉得没什么机会。
毕竟国家单位,都要服从国家大战略,研究所的资金什么时候才能够充裕起来,谁也说不准。
就好像后世年轻人自嘲的时候总挂在嘴边的那一句:我相信国家的未来是前途光明的,只是我自己看不到出路而已。
相比于一个国家的尺度,人的一生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属于短暂的。所以必须要学会为自己考虑。
孙凝晖本来想说点什么,但是他比谁都清楚研究所现在的这个情况。他是属于管理层,跟研发人员当然是不同的。搞研发搞创作吃的就是青春饭,现在两人正是最灵感迸发的年纪,却是鱼困浅滩,不得不说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情。
思考了几分钟之后,孙凝晖叹了口气,说道:“我也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