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燕王殿下全家都是好人(第三更)(3/3)
实按照现在来看,自然是大明的这些军户和匠户。
户籍制度,在元代时候发挥到了极致,明代继承户籍制度,匠人的地位比较高。
元代时,属于下九流的儒生,儒户,现在更加得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元代儒生不能当官,只能做师爷算账,或者是做管家,要么是流落青楼,如关汉卿那般在青楼填词作曲。
而现如今完全不同,大明不准奴隶买卖,还取消了一定的贱籍限制,底层的老百姓生活更加有盼头,而各种军户匠户,也开始大量的生孩子。
军户,在大明初期拥有许多田地,他们能够养活的孩子更多,所以解除人头税后,此地的军户人口倍增。
而这里也有很多匠户。
匠户不仅仅是有泥瓦匠,还有木匠,裱糊匠,许多职业,此地的一个木匠可以养活五口人,扬州府又是漕运重地,在几个月前放宽人头税,解除了人头限制后,扬州府一下多出来好多人,大部分老百姓可以自由的在扬州各地劳作,打工。
短短两个多月,此地就显示出强大的经济活力,一派欣欣向荣。
“陛下,快看!”
如今郑和越来越受到朱允炆的喜欢,王中此人也不贪恋权势,便渐渐将许多繁琐的政务或者东厂谍务交给了郑和,他专心在朱允炆身边伺候朱允炆。
指着前面一处,王中满是欣喜。
朱允炆和马皇后坐在辇车上,顺着他手指看去,也是露出了笑意。
朱允炆撇嘴摇头道:“哎,他们做这些干嘛,朕真的不喜欢虚名。”
“那虚名与朕何加焉?”
“陛下,这并非是虚名,乃是扬州府的老百姓自发的。”
“嗯,说的很好,继续说。”
“呃……是,陛下,是否赏赐这些百姓呢?”
“赏,重重有赏!”
“去扬州各地为富不仁的富户还有各处寺庙收点税钱,回头都发给这些举着感谢朕恩德牌位的百姓,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王中呆了一瞬:“呃,陛下,派谁去呢?”
“不用担心,朱高煦会出手。”
“摄政王燕王殿下虽然有些奸诈,但是他这个儿子真是个好人。”
“不对,燕王殿下全家都是好人!”
“朕还缺几个人手帮燕王在各地征税,听说燕王三子朱高燧也不错?帮他收税,自然得他儿子去做最稳妥,你帮朕拟道旨意,将朱高燧也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