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故人姓许名阿瞒(2/4)
没有,因为组建大明皇家便利社,大明海贸公司,这笔钱仅仅能打起来水漂,很简单,商队的人员,骡马,货物,船只,吃喝拉撒,沿途的漂没,远途商队人员会给一笔安家费,各种各样的支出,是天文数字……
这还是靠着大明朝廷官方组织。
“呼,除了陆上的便利社,海上也很重要。”
“关于大明海贸,朕提议组建一家公司,就叫大明海贸公司,由皇家牵头,各位勋贵大臣皆可入股,朕的内库,有皇爷爷攒下来的蜀绣,云锦,吴布,还有宫中自己烧制的各类瓷器,全都可以拿去卖,你们各家有什么东西,也能装进去,一并凑些大商船,曹国公和魏国公协调商队的护卫,夏原吉你们协调商队的货物。”
“去了南洋,多给朝廷换取金银铜铁,还有高产作物。”
早在唐朝,下南洋的商路已经成熟了,宋代达到了巅峰,元代时候,东西方的商船络绎不绝,泉州更是有十余万天方教徒和色目人定居,在元朝末年,出卖宋末帝的蒲氏家族就是泉州巨富,那时候东西方商船来往密切,如今组建官方的商队,对朝廷来说很简单。
不过,能找到的高产作物,基本上都找的差不多了。
朱允炆想了想,红薯这玩意儿,在明朝被叫做番薯,它在前世那个时空是明代中后期传入的,初期这个东西的产量受限于土壤肥力,并不高。
而且红薯只能作为备荒粮,不能做主粮。
他想到了另外一个东西,木薯。
木薯,在前世那个时空可是救了非洲十几亿人,这种作物种植很简单,在非洲甚至都不需要种植,有一根藤它自己就会长,虽说有微毒,但是煮熟之后,用处巨大。
酿酒,作饲料,做粮食……
耐种,不吃太多肥料,一般土地都能种。
“有个东西,叫做木薯,原产于遥远之地,南洋的港口岸边多有生长,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兵攻打爪哇岛的时候,此物就已经被发现,但是不煮熟有毒,此物十分高产,方便种植,这次官方组织的海贸商队,你们重点要找找这个,带回来大量推广种植,此物煮熟后可以吃,高产耐种,如果种在南方诸多卫所,可以解决不少卫所缺少粮食的问题。”
朱允炆做出了指示,他又问王中:“四叔燕王还有多久到?”
王中忙道:“陛下,燕王殿下最多还有一日就到南京。”
朱允炆点点头。
“燕王手下有个和尚,叫做姚广孝的,此人据说十分有才能,这大明第一次官方海贸,就由他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