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冥土征战,基建发展(4/6)
端人士,为何如此积极,他们只会用白眼相对。
自从一位一境道官,协助完成一条县级直道的硬化,便顺势突破二境后。
大夏超凡界,还有谁不知道参与国家项目,为大夏做出贡献,有很大可能引来国运加身。
一条条水泥路、道法硬化路,一座座奇特的高楼,在定州开始成片出现。
同治五年二月,大夏科举县试成功同步举办,此后郡试、州试、亦是圆满完成。
气运充足,而基层官吏不足,于是最终录取六百名秀才,是周柏那一届科举名额的一倍。
同治五年七月,就在第二届举人试召开前,北境的势力格局已然发生重大改变。
其它大州的国家,可不像大夏这样,关起门来享受气运勃发带来的高速发展。
代州吕定,成功站稳脚跟,一年多的攻伐,灭掉楼烦,将代北国的版图扩增至两郡。
因为有较完善军队和体制建设,两郡之地也能勉强称伯,至此不再有气运反噬之忧。
陵州六皇子镇陵郡王,自称陵王,正式建王国之制,号为大陵王国。
这个意思,就是虽然他还奉大旭为宗主国,但已完全独立,宗庙分开。
光论位格,陵国与金国算是同一层面,属于王国。
当然,自立起家的诸侯中,有几位大公认可这个王位,就不好说了。
同治五年三月,继大夏之后,陵王宣布铸鼎成功。
因为之前六皇子和周柏的恩怨,还有他是少数不承认大夏公国的君主,是以玄衣卫盯得比较紧。
陵州鼎铸就,整个陵州虽然也有气运大涨的势头,但远不如定州明显。
究其根本,还是六皇子起家时,依靠大旭带来的助力甚多,民间多有不服者。
纵使专门用一年整顿内部,至称王铸鼎,还是没有达成上下一心。
再加上铸鼎时,不是使用的铸九鼎之法,各方效果自然比大夏差不少。
但即便如此,陵国也已拥有超出大部分国家的国力,三月刚过,便向通州发兵,试图控扼天江的北境水道。
通州受中域影响太深,一直未出现霸主国家,现在面对陵国悍然入侵,也只能结成联盟合力抵抗。
不过因为通州商贸发达,民间富裕。
导致他们的城池坚固险峻,军队装备极为精良,强大的陵军一时居然很难取得重大进展。
梁州,梁国向南有了突破,再度拿下一郡。
辽东燕国,现向辽西进军,试图一统辽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