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凭高远眺,见长空万里(4/8)
包裹着一个一个多月的小男孩,那孩子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小样子熟睡正酣,浑不知自己已被人弃在此处。
方丈命小沙弥四处观望,看是谁将这孩子放在此处,可否走远,却连个人影也没有发现。孩子周边除了这个金色衣裳,也别无他物。地上却被人划了八个字,写的是“此子食素,与佛有缘”。
方丈见此情景,忙将孩子抱回寺中精心收养,找来些小米,熬制成汤,并亲自喂他,哪知这孩子甚是好养活,吃些小米粥,就能活的甚好,而且不哭不闹,甚是乖觉,等长到两岁大时,已长的白白净净、粉雕玉琢一般。
老方丈越看越爱,合寺上下也皆喜爱。待小孩子长到四岁时,老方丈见始终无人来寺中寻他,索性收他为自己最小的闭门弟子,为他取名法号金蝉。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也没有任何人找过金蝉。而金蝉也被老方丈收为闭门弟子后,从小沙弥做起,成为寺中一名念经礼佛小和尚。他生性随和,懂理明事,干活任劳任怨,颇也得寺中和尚们喜爱。但平时除了师兄师傅们有时怜他,会哄他玩外。
金蝉的童年,除了干活,就是念经礼佛,也从没有一个同他一起长大,玩耍嬉闹的伙伴,而他也不知道玩耍的乐趣。这几日来,他与小白同历难、共生死,彼此间相依相伴,言谈更是投机,倒觉得小白如同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见小白远去,他蓦然明白了离别的滋味。
金蝉神游了半晌,忽想起自己还需要赶路,又惊觉自己如此模样,完全没有了佛门中人的样子。岂不是中了佛经中所说的七情六欲之毒,思念至此,他忙起身,双手合什,诵了声“阿弥陀佛”,便拿起行囊,转身直奔南去。
他知道此去一别,再见不着小白,是以心中戚戚,茫然不知所去何方。却不知在密林深处,小白早又回来,默默地跟着伴他行走,直到南行离延古寺又数里,她方才止步,目不转睛的望金蝉远去。
斯人已去,小白正流泪间,忽闻得自己身后,“吱”的一声传来,忙转过身来,只见一熟悉的身影直奔她而来,可不是小黑是谁。
原来小黑与白兔玩了一日,因思念姐姐,便自行回转延古寺。可寻遍寺里寺外,山上山下,却始终不见了小白身影,就连那小傻和尚金蝉也不见了踪迹。这可是自打它与姐姐生来,就没有过的事情。
小黑心下大急,悔不该自己独自去玩耍。又听得和尚们闲谈的只言片语,什么小白耗子偷食被抓、金蝉气走了等等,真吓得它魂飞胆丧,只得绕着山四下寻找,终于在这里闻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