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造反的准备(1/3)
自古以来,财可通神。
钱财历来是收服人心的绝妙方式。
无论是贩夫走卒,又或是王侯将相,都会拜倒在钱财的石榴裙下。
世家大族为何可以长盛不衰,坐拥莫大势力?
无非就是他们,掌控了天底下钱财的来源。
通过源源不断的产生钱财,编织成一张巨大的渗透到所有地方的网络,将所有人都囊括其中。
许凡想要从中撬动,难度非常大。
老百姓骨子里拥有着不安分的反抗精神。
但想要触发,有一个前提。
老百姓必须要被逼的无路可走,活不下去了。
才会拿起锄头,拿出菜刀,准备反抗。
但凡能够靠着种地活下去,老百姓都会乐此不疲,选择再忍一忍。
因此,想要鼓动这些长久被世家大族统治的百姓,仅仅依靠钱财,作用会小很多。
招兵买马,只能实现一时间的强大,基础不稳,很容易就会被设计垮台。
相较于投影,许凡的优势就在于,前世拥有的诸多理论知识。
虽说造反这玩意,历来便是忌讳。
但架不住,信息的高度流通,带来的思想五花八门。
许凡曾经深切的研究过历来几次农民起义。
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利用了一些神神鬼鬼的东西。
就连不是农民起义的武则天,在夺取李唐天下的时候,也取了个巧,宣称自身是弥勒降世。
读书人、士大夫自然是对此嗤之以鼻。
但这些阶层,可以选给高官厚禄进行收买。
而对于普通百姓,这样的神神鬼鬼的事情,反倒具备着无法质疑的可信性。
许凡决定,效仿这些前辈,虚构一个足以寄托精神的教义。
以未知和神秘,控制百姓的思想。
在这一点上,西方佛教显然是老谋深算。
一手来生的幸福,慈悲为怀不知道哄骗了多少人。
许凡没有犹豫,以西方佛教教义为主,结合天下间较为流行的各种教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花费一日夜时间,罗织出一部《明王经》。
他决定,依旧以明王为宣传对象,进行造势。
明王,自然就是他自己!
有了基础的教义,自然需要宣发人员。
院长答应下来的书院弟子,自然是最好的宣发人员。
读过书的人,才知道怎么去糊弄没有读过书的老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