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追悔莫及(2/3)
劝说李大志兼任村支书,一半以上的目的,是赶紧完成任务。好家伙,好歹是市法院干部,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还拟提拔实职正科,连村里的事务就搞不明白,说出去叫人笑话。
现在他仍有完成任务的目的,但不知不觉中,他发现对李王集村有了感情,虽然村子普普通通,也不完美,但毕竟已工作了十个月,而且还要继续和村民打交道。
其实,村民们有着不同的想法,也有着叫人生气的地方,但大部分村民还保留着传统的本分善良,比如李响的父亲李广田,就是典型代表。不管什么时候遇见了,他脸上都会带着发自内心的恭敬,还有感谢。见得人多了,尤其学过心理学,他大概能猜出对方的心思。
所以,他真心希望李王集越来越好,也就盯上了李大志。的确,李大志有缺点,也有毛病。可村里只有他还能像个样,而且这家伙聪明能干,发起火来,也能镇住没理找三分的人。不然,老支书王金海也不会把他培养成党员。
李大志也懂他的心思,绕了一圈,又来了。他使劲摸了摸头:“我说刘书记,你快赶上愚公移山了!”
“移山还是填海,你自己看吧,反正话我已经说尽了。”刘光明站起来:“我要午休了,呆会还要去给李响帮忙。”
李大志没说话,一帘心事地走出了办公室。
刘光明转身,透过窗玻璃看着李大志离开的身影,偷偷笑了:“动摇了,肯定动摇了。”
他走进办公室隔壁的临时卧室,很惬意地躺在了床上。
两点半,他来到秋葵地。
天气转凉,产量也随之下降,不需要更多的人来采摘,留下的都是“熟练工”。但这里似乎成了一道风景线,没事的村民总喜欢来这里看看。
大概四点钟的样子,老贵、王二奎和二懒探头探脑,幽幽地出现了。一小时前,老贵、二懒听王二奎讲了自己悲惨经历,十几天时间住在面包车里,无法洗澡,身上的钱也不多了,每天只能吃馒头喝凉水。
王二奎说的有些夸张,但人消瘦了两圈,老贵动了恻隐之心,再怎么说,也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再说,王二奎不是故意骗他们,他也是受害者。
二懒仍气的牙根痒痒,但也无奈和,不能把王二奎撕吧撕吧给卖了。再说,他也不值钱啊。二懒又听老贵说,刘光明、李大志,就连李响也在替他们想办法,心里也放松了。
三人有走到了一起,还不约而同,来到秋葵地边上。看着地里的忙碌,三人的心又像挨着了洛铁,疼的厉害。
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