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所谓的试错成本(2/3)
你们锦衣卫加加担子,让你们扩编一下。
看看你们现在的情况,朕还是有点担心。
锦衣卫,多好的名字啊。
天下到处都是你们的传说,朕不希望在朕这一代夭折了。
好好干,争取让锦衣卫走出国门,走向这大千世界。”
崇祯今天处理骆养性,其实是借题发挥。
要不然也不会因为骆养性一句话,就发作他,好歹也要给锦衣卫指挥使留点面子,虽然骆养性的回答,让他感到很恼火。
东厂那边已经有反馈,京城里有人引导舆论,暗流汹涌。
都在议论新皇帝崇祯毛躁,胡乱作为,东一锄头西一棒子的,哪有一点治国的样子。
还不如垂拱而治,将国家大政交于有经验的正直大臣,比如东林党的有识之士们。
对于这样的传言,或者说是民意。
崇祯只是一笑置之,典型的东林党人的党争手段。
朝堂上干不过皇上和帝党们,就会引导士林和民间的舆论,借此朝皇上施压,这也是没什么别的招了。
东厂能给他准确的信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却只是泛泛而谈,歌功颂德。
很明显,他还没有把心思放在自己的工作中来。
当初他任命骆养性为锦衣卫指挥使的时候。
事后崇祯就觉得就有点草率,仅仅是因为骆养性听着名字耳熟,觉得大小是个名人,就任命了。
现在看来,这个锦衣卫世袭的官二代,有点外心和庸碌了。
找机会还是撤换掉,换个听话能干的上来,田尔耕也行,李若琏也可以。
许显纯就差点意思,凶狠有余,智谋不足。
崇祯看着外面的飘雪,时值隆冬季节,京畿地区今年的年景还行,不像陕西那边已经是水深火热,边军和百姓都饿疯了。
唉,他崇祯也不能变出粮食来,还是等等吧,天灾不断,**不断,流寇都是妖孽,神仙来了也没招。
只能等,等到死一批,活一批,死的那批中多一点士绅地主官僚,活的那批中多一点良善百姓。
这样可以尽快打破陕西的固有阶层,方便崇祯的深化改革。
这就是陕西未来能设想的最好结局,至于这其中死的人是好是坏,是可怜还是无辜?
崇祯已经管不过来了,他连京畿地区还没整明白呢,哪能绕过宣大山西,把一个陕西照顾得面面俱到。
崇祯处理完锦衣卫的骆养性后,他接着说自己任命的四个加强版巡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