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思维碰撞(1/3)
徐辉走了之后,王瑜探头探脑地溜了进来,低声说,“徐镇长找你说了什么”
“你眼够尖的。”姚远笑道。
王瑜说,“我就在你斜对面,一眼就看到了。”
相处久了,王瑜和姚远说话就随便许多了。
姚远说,“他说支持。”
“你不会真信他的话了吧”王瑜坐下来,道。
这里面还有别的事
姚远点了根烟,示意王瑜往下说。
王瑜低声说道,“这老徐可是关镇长的死对头,两人斗了多少年,不过姜还是老的辣,况且关镇长是镇长,他是副镇长,就这么败下来了,虽然坐了冷板凳,但大家都知道他咽不下那口气。”
顿了顿,王瑜说,“你现在和关镇长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徐辉之前吃了那么大亏,他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这个机会从眼前流失。”
姚远看着王瑜,忽然发现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自己的完全不同。如果王瑜的看法成立,那么,徐辉向自己表明态度支持自己,其目的是掰倒关天明,而不是支持招商引资。
如果是这样,情况比自己想的还要严重。
第二种可能,这只是王瑜的分析,她曲解了徐辉的用意,徐辉是全心全意支持招商引资、是为全镇八万多老百姓考虑的,他从没有想过掰倒关天明取而代之。
可是在王瑜看来,徐辉的目的就是要借助自己的力量掰倒关天明。
想到这里,姚远越发冷静了,不但时代有时代的局限性,环境也有环境的局限性,徐辉过去的做法在其他人看来是和关天明唱对台戏,他们理解为斗争,这是可以理解的。
徐辉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判断。
想到这一点,姚远觉得事情没有那么复杂,一切为了经济发展时代,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至于有人要把自己的“小目标”和大目标捆绑起来,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看实际情况了。
说一千道一万,王瑜是担心姚远被人利用,因此才有这一番话,对此,姚远有着清醒的认识。
姚远说,“徐镇长说七年前,他招商引资来了一家港资矿泉水公司,计划投资三百万港币在回龙镇建水厂,回龙镇水资源丰富,适合建矿泉水厂,那一次是因为关镇长的极力反对,这项投资才告吹。”
王瑜说,“是这样,那个时候我刚刚分配到回龙镇工作,关镇长当着上级领导的面否决了徐镇长的方案,搞的徐镇长下不来台,港商当时的脸色很难看,后来就不用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