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支持者(2/3)
,不过这么多年来毫无建树,幸亏你来了,不然回龙镇八万多老百姓该如何是好。”
“徐镇长,千万不能这么说。”姚远说,“我是在镇委镇政府和关镇长以及你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再说了,招商引资不是我一个人在做,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徐辉笑道,“姚助理,究竟是什么情况大家都是清楚的,我这个名义的副镇长就是个闲职。”
他肯定有话要说,姚远微笑着等待下文。
徐辉快四十岁了,三十岁到四十岁是一个人事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黄金时段,他的黄金时段都耗费在了回龙镇。从县里调下来是普通干事,十年后成了副镇长,副科级干部,对别人来说他迈过了最重要的第一道坎。
但对回龙镇的第一位大学生干部来说,他最好的年华已经过去了。
没错,在姚远之前,回龙镇唯一的大学生干部是徐辉。
关天明等人口中的“以前也有一个年轻干部和你一样”,说的就是徐辉,只不过徐辉没有像其他年轻干部那样到处找关系申请调离,而是扎了下来继续抗争,结果显而易见,他败了。
徐辉忽然问,“姚助理,你是为了回龙镇八万多老百姓,还是为了政绩”
很直白的问题。
姚远从徐辉眼里看到了清澈的坦荡,如果说回龙镇干部队伍里有没有睡着的人,那么徐辉是一位。其他的,要么睡着了,要么装睡。
“徐镇长,我跟你交个底,我家里是做生意的,生意做得很大很大。我是西工大毕业的,在读研究生,完全有机会去部委工作,最差也可以留在省里,我对仕途没有什么野心,只是想尽自己的能力为老百姓做一些事,而且我认为这是一名党员干部的天然使命。”姚远沉声说道。
徐辉沉默了半晌,道,“七年前,也就是9年,当时的环境你应该知道,有很多外资、港资企业进入华夏,回龙镇山多地少,但是水资源丰富,当时我引进了一家港资的矿泉水公司,港商计划投资三百万港币在回龙镇建水厂,可惜最终失败了。”
300万港币即便放在现在也是一大笔投资,更别说七年前的9年。
至于为什么会失败,姚远猜到原因了。
果然,徐辉说,“当时关镇长已经当了五年的镇长了,他认为这样的投资是杀鸡取卵,他认为没了国家级贫困镇这顶帽子后,以后每年几百万的扶贫款也就没了,这是稳定的收入,投资建厂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破产。”
很奇葩的理由,可是这却是残酷的现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