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92年的秋天(2/3)
。
姚远笑道,“是远大集团主导开发,南方实业没有参与。”
“南方实业能不能牵头开发浦东新区”于明不无急切地问。
他知道姚远很有钱,最有钱的就是南方实业。夏红华向他透露过,南方实业有好几个亿美元的外汇,国内的资金更是充足得让人难以想象。
姚远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说,“于市长,先把世界第三高楼这个项目做起来吧,协议可以马上就签署。”
于明也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点了点头说,“好,我们一步一步来。”
刚才好像在核实政策的冯秘书长说,“姚先生,市府对开发浦东新区实行三免五减的税收政策,免三年,减半五年。”
“国家政策好。”姚远笑着点了点头。
不是针对南方实业的,谁进驻谁享受。
座谈会很顺利,对于明来说,虽然没有达成最重要的目标,但一座世界第三高楼也足以让他底气十足了。而对于未来浦东新区的开发,他一样有很大的信心说服姚远来进行牵头。
实际上,九十年代初大家对开发浦东新区是存在疑问的,对浦东新区未来的发展也是不好看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就非常重要了了,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同样非常重要。
对姚远来说,要在全国进行全面布局,明珠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于明的到访,可以说是契合了姚远的需求的,因此双方虽然没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但却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港市府这边把情况向张副省长作了汇报,后者认为挡是挡不住的,也不能挡,与其相对而行,不如相向而行。
可以说,张副省长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他意识到春风集团的体量不是一个粤省能容下的,而企业的发展早晚要向外扩展,比如趁此机会和姚远把关系夯实,不是反对企业向外发展,而是应该支持企业走出去……
这些全都体现在了具体的事务之上。
姚远总算是看到了几大项目得以以最理想的效率全速推进了下去。
月底,华夏和韩国宣布建交,世界哗然,东京股市应声下跌数百点,稍后几天,韩资企业纷纷宣布入华投资,多项协议纷纷签署,日资企业感受到了压力,加大了对华投资力度。
到了9月中旬,华夏经济引擎启动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在外交上的突破性进展带来的是国际环境的逐渐改善,国内民营经济开始从乡镇开始步入了大发展时期。
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