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决定进军萨默尔油田(3/4)
,把目光放在国外油田,也不实际。
国内经济正处艰难阶段,谁也想不到明年开始会腾飞,谁也想不到明年开始国内生产的石油就不够用了,摇身一变成了石油净出口国,从此这个身份就再也没有改变过。
不能说这个时代的官员短视,而是时代所造成的局限性。这个年代的官员反而是可爱而纯朴的,心里面想着的真的是国家经济的发展。
姚远趁热打铁地说,“合作事宜只能在谈判桌上提出,由上往下来执行,一定要这么做,一定要让韩国人引起重视。”
“我明白。”夏红华下意识地说。
说完之后才醒悟过来,又气又恼又尴尬,摇头叹气。
这不就等于默认了姚远刚刚的问题了吗!
姚远心里有底了,高高兴兴地返回了房间,看到钟卫国投来的目光,他微微点了点头,钟卫国暗暗松了口气。
钟卫国显然也是知道的,但他却不能告诉姚远,因为有严格的纪律。姚远主动跑去问夏红华就不一样了,姚远是计委高度重视的商业人才,计委即便不透露,也会给一些暗示的。
姚远直截了当地说,“我决定接下西科尔公司的合同,但是合同条款要重新谈。”
他把想法完完整整地说了出来,指了指苏建民,“苏总,三大油田那边你去沟通,我们给他们的只能是外包合同,愿意的就签合同,不愿意的也不勉强,当然,此前签订的合同也是有效的。”
等于是多给了克拉玛依、大庆、胜利三大油田更多的外包份额。
“还是华夏币结算吗”苏建民问。
“当然。”姚远说。
苏建民拿着记满了笔记的本子起身就走。
姚远对秦振军说,“秦总,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把我们手里全部一百支勘探队投入进去,能不能在一个月能把西科尔公司所属的油区产量提升到年产百万吨”
“一定可以。”秦振军想都没想,回答得非常干脆。
但是,他话锋一转,道,“但是这样一来,成本会翻番,极有可能更多。每天的支出肯定也要超过一千万美元。”
是美元,不是华夏币了。
秦振军没解释,但姚远是清楚的。
萨默尔油田的环境更加恶劣,而投入一百支勘探队和五十支勘探队,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
维持五十支勘探队需要五千人的后勤队伍和至少五千吨的物资,而要维持一万名一线作业人员和相关设备器材的正常运转,从国内到这里,需要至少三万人参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