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五年(4/6)
吃饭时还会过来,啄她碗里的饭吃,芽儿就手忙脚乱跟大公鸡抢着吃……”
方临听着,感觉到一股辛酸,忽然听到一阵‘咯咯咯’的急促叫声,原来秋秋姐弟三个还有芽儿联手,将那公鸡追打出去好远。
“辛家是有福气的,芽儿之后,生下的两个娃娃都是壮实……如今,满家却是越过越不行了,满根生后来娶的那个牛寡妇,开始还好些,现在越来越厉害了,让满老倌、满娭毑另提炉罐单独过,但事情又要让他们做,除了种菜,还要照顾孩子,每月也只给够他们紧巴巴吃的谷子,多一点都没有……”
方临听着这些,忽而想起春桃,暗道这是报应不爽,还回来了,却不知道如今满娭毑有没有后悔。
……
从西巷胡同离开,秋秋姐弟三个依依不舍和辛芽儿告别,路过河边,堤岸上一片青青草地上,有着许多小孩儿在放纸鸢。
方临碰到了带着孙子、孙女出来的刘掌柜。
秋秋颇有些‘社交达人’的属性,很快领着两个弟弟,和刘掌柜的孙子、孙女打成一片。
这个年龄的男孩儿,其实多是对同龄女娃娃无感的,哪怕再漂亮,都是如此,他们更喜欢打打杀杀的东西,比如三国卡牌、西游卡牌,争论那个人物更厉害。
不过秋秋自有妙招,只要出门,她就会挂上自己的百宝囊,那是一个可以跨在脖子上的漂亮布包,里面装了许多卡牌、连环画。
凭着这些,秋秋很快就将一群小娃娃治得服服帖帖,成了孩子王,骄傲扬起下巴,好像一只骄傲的小孔雀。
方临这边在和刘掌柜说话。
“颜知府是有本事的,这几年府城可见的越来越好了。”
刘掌柜感叹:“每年加固堤坝,就是下大雨,也没有爆发洪涝,城外那片地域,开了许多酒楼,还挖了不少鱼塘,食材好、味道好、风景好,生意自然好……”
——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初蒲知府留下的底子好,一方面也是没有那种特大洪涝,以颜知府所做足够应对。
“是,也是过来咱们的淮安的人多,靠近码头,占着地利,才能将城外那些酒楼生意支撑起来。”
“这还多亏了方临你啊,弄出通俗协会,又举办大赛,多有过来进货的,还有过来游玩的……城中这些做生意的,我看都要感谢你。”刘掌柜由衷道。
这话不假。
自从淮安成了大夏通俗中心,以及‘通俗行会’发行渠道在江淮地域之外扩展,来往淮安商人极多,自然而然,带动了一地经济繁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