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元春入宫(2/4)
人按时送来之外,其余一应都要靠着贾蓉自己。
黄叶落尽西风紧,北雁南归檐下冰。
自打他进了宗祠,如今数来不知不觉已有二月余了。
刚才扔出土块的老卒跟在了他身后,沙哑的嗓子低声絮絮道:
“当初我便跟哥儿说道,这把子气力不使大锤可惜了,想那唐时的李元霸,裴元庆,宋朝的岳鹏举……”
“张爷说笑了,我还是想做薛仁贵,吕布……”
打断了张易庆的喋喋不休,贾蓉脚下不停,朝着祠堂内的正殿走去。
这番的对话两月来不知经历过多少次,却愣是翘不动蓉哥儿的想法,张易庆叹了口气,有些闷闷不乐,闷声道:
“你要的方天画戟,图纸已经交付给神京匠人,倒是寻摸材料耽搁了些时候,好在我们这帮子还有点家底子才凑齐,现下已经着手打造了……”
前面就是五间正殿,颇有泱泱之气,前悬闹龙填青匾,上书着“慎终追远”。
脚踩着白石甬路,路边皆是苍松翠柏,两人也放慢了脚步。
两侧楹柱上挂着幅对联。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两人进到正殿之内,只见香烛辉煌,锦帐绣幕,列着各位神主的牌位。
张易庆从旁边的香柜里抽出三支香递给了贾蓉手中。
“对了,外面怎生这般热闹?”
张易庆低声回道:“今儿是西府那位大姑娘入宫的日子……”
贾蓉手中香线一颤,差点没断折在手里。
那位素未蒙面的元春姑姑到底还是入了宫。
他面上不显,心不在焉地将香头靠近烛火。
“原本入祠堂的目的也算完成的差不离了,有这帮在战场鏖战厮杀过的老家将们这两月来的指点,不拘是兵略军情,还是弓马,剩下的便是自行打熬,苦下功夫了。”
贾蓉从来没指着读了本兵书就能在战场上驰骋,千年前有个叫赵括的也这么想过。
然后,下场就摆在那。
便是贾演留下的那本家传兵略,上面很多东西光靠贾蓉一人根本弄不明白,必要有人从旁指点。
他数遍全府,最后目光才落向了祠堂。
不止是亲笔写下的兵略,祠堂里的老亲兵同样是先宁国公留下的一笔宝贵遗产。
这帮老卒不仅通晓武事,家中子弟也分散在大乾军中。
这也是缘何他那晚非要自请入祠堂。
他像被扔在荒野里的蔓草一样,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