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真假(2/3)
个行商的到来,整个环境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氛围。
剩下的,老者没有在讲。
“先生讲累了吧,请吃早餐。”赵彻轻轻的舀了半勺豆腐脑,同是对着说书先生,举勺失意。
说书先生面对赵彻的举动也浅笑会应,并拿起了小二给的汤勺和赵彻一起喝起了这早餐。
在这期间,而人都没有说话,赵彻吃的很慢,对于他来说,现在的一切都不用着急。
模拟是他最大的优势,他有很多试错的机会。
而且着急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只能使得问题变得更加的复杂。
老者吃的速度很慢,赵彻能感觉得到他并不是故意吃的这样慢的,而是牙口不太利索的原因。
但赵彻愿意花这个时间等候,不知道过了多久,老者也终于把早餐吃完了。
见情况差不多,赵彻也开始了自己的提问,“不知道先生对于城隍庙了解多少?对神功将军了解多少?”
这个问题是赵彻最开始就提问的问题,但没想到却一直没有得到回答,当然也许是已经回答了,找赵彻却也还想问个清楚。
“先生不是这云阳城本地人吧。”老者慢条斯理的回答道,在这里他用的词是云阳县,本城人,而不是云阳县本地人。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点。
赵彻也确实不是云阳城,本地人,赵彻点头,“我是赵镇人,姓赵。”
“难怪咯!难怪咯。”老者嘴里一阵唏嘘的感叹传来。
“先生何故?”赵彻有些不解的问到。
对于老者的身份赵彻感觉到了不对经,毕竟一个普通的说书先生可不会知道这些。
关于老者的信息赵彻也把起记忆在来自己的脑海中,一个就是祥启园,一个则是老者和这个叫“拐枣”的小二之间的关系。
前面老者和拐枣谈话的时候,赵彻把他们之间说的话听得一清二楚,老者说自己是为了祥启园的孩童来谋一口吃的。
这个关键的信息点,赵彻不会忘记。
在这里赵彻也不得不思考着祥启园是怎么一回事,要知道一般人家饲养儿童可不会用‘孩童们’这样的话语。
此外,拐枣对待说书先生的态度也很值得思考,一般说书先生可没有这样的威望。
虽然说书先生的社会地位,是在小二之上一点,凭借的是知识口子的谋生,和小二这样纯粹的底层认识不一样,但事无绝对,显示之中往往小二都可以对普通的说书先生使颜色。
因为小二多少带有一些集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