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2/6)
想伸手抓一把,乃至往嘴里塞一把的绝不在少数……
都傻了不成?
耿成愕然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大声喊道:“愣着做甚?耿义,继续炒……”
之所以还要炒,是为了使盐中残存的氯化镁受高温氧化,可以彻底消除苦味,更不会吸潮凝结。
耿义忙应了一声,又举起铁铲翻动起来:“二郎,仆怕炒焦了……”
“不用怕,多炒几次就熟练了!”
听到帐内的动静,张汛站了起来,侧耳倾听:“这是出盐了?”
“不出才叫稀奇!”
许良低声回道,“请士史且耐心些,待日落时,再看能出盐几何!”
也对!
张汛从善如流,又坐了下来。
这一坐,就到了夕阳西下,云彩漫天。
五口大灶都熄了火,也不再有人担土,挑水,帐后也不见有烟气飘出。
看着半瓮白盐,二十多个扈从激动的直打哆嗦,争先恐后的蘸着盐粒往嘴里塞,脸上尽是迷醉的神彩。
长这么大,别说见,听都没听过这么白,这么细的盐……
也不怕齁死?
耿成暗骂一声,又喊道:“拿斗来!”
耿立忙应一声,拿过木斗和耿义盘量起来,来回反复,足足三遍。
“二郎,九斗尚余一些,但不满十斗!”
意思就是,还不到一石?
耿成的脸顿时黑了下来。
在内郡,一斗上好的青盐价格大概是一百钱,一石也就是一千钱。运到雁门大致一千二到一千三,若运到塞外卖给鲜卑,一石能换四只大羊。
一只大羊的价格在内郡大概是五百钱,一来一去,差不多就是一倍的利润。而这精盐虽然好,但也不至于不可或缺的程度,价格翻一倍顶天了。
也就是说,忙活了这大半日,近三十人创造了四千钱的价值,分到每个人头上足有一百二三。
听着好像不少,如各烽烽率类比什将,一月也不过六百钱,一人一天就能赚到烽率足六天的俸禄。
但问题是,还要将盐运到塞外换回牛羊,再将牛羊运到内郡换成钱,这中间耗费的时间、人力又是多少?
这都还没算烧掉的柴薪、过滤所用的木炭、豆粉……怎么算,感觉都不划算……
“二郎……二郎?”
“哦……”
耿成回过了神,“撤了帐幔,拆了大瓮,所有东西全部装车!”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