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车匪路霸(1/5)
建元五年十二月,长安至北平的直道,终于全线贯通了。
此路全长两千三百余里,自长安出发,过渭南、华州、陕州到洛阳,是为第一段,早在几年前就建成了。
产自长安的各种货物也是通过这条直道抵达洛阳,然后继续前行至开封,到码头上装船顺流东下至徐州、淮安,再经运河抵达长江,逆流行至金陵。
这条黄金商道的存在,极大的加强了长安、金陵两京之间的商贸、信息交流,也稳定了帝国的东南半壁。
而在洛阳孟津,朱樉耗巨资建了一座黄河大桥,长三千五百米,耗时五年建成。
过了此桥,直道经卫辉府奔安阳、邯郸,顺德府,保定,然后抵达北平。
此路一通,极大缩短了长安、北平两地之间的物资转运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
毕竟在此之前,大明所谓的官道,也仅仅是略显平整的黄土路。
那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很不好走。
而新修的直道却是用沥青混合石子铺成,干净平整,还有一定的弹性,不似水泥路面那般伤害马蹄。
长安、洛阳等地的马车行也根据路况建造各种大型的货运马车,有实力的商家往往能组织几十辆大车的商队,来回运送物资。
除此之外,更有车马行组织各种短途的客运马车,最远的也就是长安至洛阳段。
费用是有些贵,好处是速度很快,也更安全。
一经推出,极受商旅人士欢迎。
两地的乡绅见有利可图,纷纷开办客运车马行。
为了争夺客源,聚众械斗是家常便饭。
更有些胆大的乡民,言称直道占地,惊扰祖先,必须收费。
对待车马行还好些,单身或小股上路的行人、客商,往往要缴纳高额税款才能过境,令百姓怨声载道。
有胆大的客商进京后,去衙门里告发,却如泥牛入海,没一点消息。
更有甚者,因屡屡告发而遭人陷害,被投入狱中,生死不知。
通往延安府的直道上,一辆普通的马车缓缓前行,车内坐着的一个年过四旬的中年男子,长须美髯,仪态威严,正是大明帝国的建元帝,朱樉。
他此次微服出行,一是为了带皇贵妃李婉儿返乡,但主要还是想看看陕北这些年的变化。
毕竟大明后期,陕北的天灾堪称帝国火药桶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朱樉一方面推广玉米、土豆这样的高产农作物。
一方面则是通过“万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