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内阁(2/3)
……
古代很多帝王死后,一般都是隔两三个月甚至更久才下葬的。
而原本历史上的朱元璋,死后仅仅七天就被朱允炆下葬了。
原因吗,无非就是朱元璋怕一众藩王进了京城借机闹事,在遗诏写了,要从速从简。
这时空的朱元璋走的急,不曾留下旨意。
朱樉却不怕一众藩王,下葬礼仪流程都是按制度来的。
然而这样做的话,朝政方面就有些忙不过来了。
朱樉思索再三,决定建立内阁制度。
他不是年轻时的朱元璋,诸多政务压在身上,那是真忙不过来。
况且,若每日处理日常政务,很多改革之类的工作,便没有思考、施行的时间了。
至于内阁人选,则挑中翰林学士解缙,兵部尚书茹瑺和工部尚书杨靖。
这一日,朝会过后,朱樉先回武英殿处理奏本,忙活到下午,才将一堆奏本批复完,累的是腰酸背痛。
也算明白,为何历朝历代的皇帝,往往短命的居多。
原因嘛,不是纵欲过度,酒色伤身,就是被朝政累死的,工作量堪比九九六啊!
太监总管曹锦,在旁道:“皇爷,您这也太辛劳!”
朱樉感慨,“旁人都以为,做皇帝是件享受至极的事,却不知其中不易啊!”
曹锦心说:“想知道,那也得有机会啊!”
朱樉道:“对了,去把解学士宣来了!”
曹锦忙派一名小太监,将解缙喊来。
话说解缙此刻,依旧是翰林学士,就在武英殿旁的房子内办公,以备随时为朱樉提供咨询。
闻听皇上相招,解缙匆忙赶来,叩头后说:“不知陛下唤臣前来,有何要事!”
朱樉道:“我准备挑一些大臣,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
解缙闻言,激动的心怦怦直跳。
他虽是才子,却也是个非常热衷仕途的人。
原本历史中,金陵被攻陷前,解缙、胡广和王艮三人在老乡吴溥家里聚会,商量何去何从。
解缙口若悬河,慷慨激昂,陈说君臣大义,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胡广也不差,表现的大义凛然,声称决不妥协,甘愿以身殉国。
唯独王艮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独自流泪。
三人散去后,吴溥的儿子被解缙、胡广的话所感动,说解、胡二位伯叔果然有操守,千古后必成佳话!。
但吴溥只是微微一笑,说不然,解、胡二人死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