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底层的机缘(1/5)
祥三是一名轿夫,在朴日升大人家中当差。
之所以叫祥三,是因为朝鲜的底层百姓没有姓氏。
在这片土地上,平民开始获得姓氏,要迟至大明晚期的壬辰战争以后。
由于大规模战乱导致人口流动和户籍遗失,庶民和两班身份发生模湖和混乱。
一些庶民借机模彷两班贵族,开始拥有姓氏。
而随着朝鲜科举制的发展,要求参与者登记姓氏,也进一步加速了姓氏的普及。
到19世纪,朝鲜半岛的平民才开始普遍使用姓氏。
而在此时,姓氏还是两班贵族才能拥有的。
然而这一日,已任汉城通判的朴日升,从府衙出来后,便一直阴沉着脸。
回到家中不久,命管家向一众下人宣布:王爷命所有百姓在三十日内重新登记户籍,没有姓氏的要取姓。
一众下人闻听,可谓又惊又喜。
毕竟上千年来,姓氏一直是贵族才能拥有的。作为底层的庶民、贱民,哪能拥有姓氏啊!
旋即,这些人便陷入幸福的苦恼中,到底姓啥好?
父子之间要不要用同一个姓氏?到底是爹随儿子,还是儿子随爹?
毕竟这些下人,好多都是从乡下来的,回家一趟不易,光是盘缠一项就是不小的花费。
更何况目前还有零星的叛乱,纵然是汉城附近,也不太平。
至于说写信,他们也得能认字,家中的父母也得能认字才行啊!
“祥三哥,你想好姓什么了?”夫人的贴身丫鬟春福瞧见祥三,低声问道。
“听说,第一个攻入汉城的天朝将军姓王,所以,我想姓王!”
春福道:“那我随你,也姓王!”
祥三闻言,望着美艳的春福心跳加速。
他是汉城周边农户家的孩子,可在这个时代,底层的百姓只有少量的土地。家中孩子太多,地根本不够种。
至于说租乡绅的土地,一来租子实在太高,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去了吃用几乎不剩什么。
更要命的是,即便是这样也有好多人租不到土地,只能进城想法子。
可在城里也不好混,最有前途的是自宫以后当太监。
话说元朝早期是没有宦官的,南下灭宋后,将连同皇族在内的千余人押解北上,当中便有大量的宦官。
而元朝皇帝在接受宋朝宦官的周到服务后,发觉还不错,进而便习惯了。
可随着宋朝的宦官随着时间老去后,大元的宫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