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北榜(2/3)
旁站着的太子朱樉,后者倒是气定神闲,仿佛跟他全无关系一般。
愤怒中的朱元章,也注意到朱樉表现,瞬间想起他前几日说的话,倒是把今日的情形,猜的差不多。
“朱樉,你且说说,当如何?”
朝臣们闻言,不再争论,都把目光投向在御座前不远站着的朱樉。
说实话,自立太子以来,数次朝会朱樉都不曾提过有用建议。渐渐的,就被大臣们轻视了。
总觉此人是由藩王上位,未曾经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亦不通政务,别说跟朱标相比,就是朱允炆亦强过他啊!
“也不知,他能说出什么?”大臣们在心里暗暗滴咕。
朱爽微微一笑,向朱元章施了一礼,旋即道:“禀父皇,在儿臣看来,这个事,要从两方面解决!”
朱元章不耐烦,“别卖关子,细细说来!”
“是,在儿臣看来,首先要解决的,是本次科举的问题。若信得过,可由儿臣带人复核落第的卷子。”
“不可!”须发皆白的刘三吾愤然道。
朱爽闻言一愣,御座上的朱元章一愣,朝堂内的众大臣也都是一愣。
“哦,却不知刘大人,因何不许本宫复核卷子,莫不是心里有鬼?”朱爽笑着道,眼神中却透着一丝狠辣。
刘三吾苦笑,他能说一瞬间以为朱樉是藩王,不能染指科举一事吗?
实际上,因为朱爽获封太子的时间太短,这几日又不曾有过任何建言,以致朝堂上的大臣在看朱樉时,老有种身份错位的感觉。
总还下意识的拿他当藩王,而不是国之储君的太子。
“臣,心底无私,不曾有鬼。就是觉得太子殿下亲自复核,没有先例,于制度不符啊!”
刘三吾能在朝堂多年屹立不倒,也是有些急智的,说的倒也像那么回事。
朱爽哈哈一笑:“今日之事,古往今来亦无先例,可特事特办。待本宫将所有卷子复核之后,选出尚可的送到此处,由诸位大臣与父皇共同评选!”
“嗯,倒也是个解决法子!”
“就是太耗时啊!”
有些大臣们开始小声议论,刘三吾、徐广、周衡等与科举桉有关的,反倒沉默了。
御座上的朱元章闻言皱眉,他也觉得此法过于耗时。奈何选出的“调查小组”不肯落实他的意志,也只能按朱樉提的来了。
微微点头道:“可!”
朱爽笑着拱手,道:“谢父皇!至于这第二点,就是为了防止以后再类似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