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征之国(2/3)
国,远隔山海、偏居一隅、地狭民贫,无力骚扰进犯大明,更不需大明天子出马。是以臣怎么想,都找不到亲征的理由啊!”
朱元章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么个事。至于将来,要真到天子非亲征不可的地步,想来也不会在意他的祖宗家法。
“那就改成,凡大明天子,不可御驾亲征!”
刘三吾忙施礼道:“吾皇圣明!”
旋即又说:“老臣再想,若今后有帝王仗着大明国富民强,好大喜功,无故兴兵,似隋炀一般,亦是取祸之道啊!”
朱元章闻言脸色一沉,沉思起来。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过。
或许可以说,自从打下这江山之后,他考虑最多的便是如何守住这江山。
历代兴亡的教训,他早就熟记于心,实施各种应对的法子。
但之前考虑的,都是从制度上去限制百姓、官员、勋贵、藩王,最大限度的杜绝这些人造反、擅权的可能。
对于皇权这块,有过思考,却没想过这般深入。
此刻听刘三吾提起,朱元章便琢磨,若他的后世子孙里,出一个隋炀帝般的人物,该怎么办?
如果他想完成元朝未尽的事业,征服倭国,又该如何?
安南自秦时并入中国,被统治了上千年,于唐末独立出去。若有子孙想收复这里……!
也不用若有,不说旁人,秦王朱樉便数次流露出,想征讨安南的心思,他若当了太子,登基为帝,大明与安南之间,怕是要有一战啊!
其实,从一个开国帝王的角度上讲,他何尝不想收复安南,恢复汉唐疆域?
只是北方草原威胁未除,又不愿穷兵黩武,使得国内民生凋敝。
他现在的想法是,列一个名单,将周边几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从根源上杜绝后世子孙穷兵黩武的可能。
唯在安南一国的问题上,陷入犹豫。
一旁的刘三吾,见朱元章如此表情,道:“万岁,可是有想法,难以决断?”
朱元章道:“咱大明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无须贪图他国山川领土。想列个不征之国名单,只是安南原为天朝所属……!”
刘三吾道:“安南自唐末脱离天朝,至今数百年,已成异族。且山高路远,瘴气横行,土地贫瘠,穷困不堪,征之无异啊!”
朱元章倒也这么认为,不过他记得朱樉曾隐隐跟他提过,说安南那边气候炎热,农作物一年三熟,产粮极多。
若平定下来,能做大明的粮仓,依旧难以决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