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真的是肺栓塞(2/4)
吸氧、心电监护、心电图、抽血,一套急诊流程便开始启动。
坐在诊室电脑旁的江平副主任向着带队的中年医生问道:“老袁,这一趟你给我带回来一个什么病人呀。”
中年医生姓袁,叫袁本杰,是急诊科的医师。
老袁笑着回道:“心跳呼吸骤停的年轻女性,动车上就发病了。
也是运气好,刚好人群中有一个医学院的学生,给她做了心肺复苏,将这个女孩给救下了。”
“医学院学生能独立完成心肺复苏,还能救下一个人,这是个急救的好苗子呀。
老袁你有问他要微信或者电话吗?”,江平主任询问道。
“没有问,当时太着急了。
而且那个学生的临床思维好像不怎么灵活,死死认定这个女孩是肺栓塞。”
见老袁这样讲,江平本以为是个急救的好苗子,但没想到医学思维不灵活。看来可惜了。
要知道急救最讲究思维的灵活,因为急救不是某一科,而是所有科室的疾病都有可能来急诊就诊。
呼吸科会、心内科会、神经内科会、内分泌科、肾内科、精神科等的病人都会送入急诊室,没有广大的知识面及灵活的临床思维根本无法干好急诊科。
当然急诊外科并没有被包含在内,主要是医院的急诊科十分缺人,光急诊内科就忙活不过来,还兼任急诊外科的任务人手会更加捉襟见肘。
像徐宁医院的遇到的急诊外科病人都是请各个科室的外科医生下来会诊处理。
2小时候后,正在急诊的室忙活的老袁的手机突接到短信的危急值报告。
病人焦莹,凝血危急值:d-二聚体20g/l↑↑。
看到这个危急值报告,老袁脸上的笑容隐去,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d-二聚体是血栓的指标之一,d-二聚体升高代表很多因素,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血栓因素。
不会吧,难道真让那小子给讲对了!
老袁迅速的打开电脑,在医嘱界面下达了急诊的肺动脉cta。
肺ct是看肺部实质情况,但却不能显示肺部的血管情况。
而肺cta相比ct多了一个a,而那个a字就代表的是血管造影。
当血栓堵住了血管后,肺部cta上能明确血管堵塞的情况,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
数分钟后,老袁的手机上,又再次收到了危急值报告的短信。
肺部cta上的诊断是肺栓塞。
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