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这世上不止一个聪明人(2/3)
出去了么!
弘、贤之间感情甚笃,太子肯定十分乐意。他又不止这一个儿子,还这般年轻,子嗣方面根本不用愁。
可不是聊着,要怎么归拢那个混球么?这一旦过继,便要封王,这岂不成了赏他啦?
扯了扯李治的袖子,武后淡淡一笑:“陛下,那就是个孩子,您跟他较什么劲啊!”
既然是过继给李弘的,便延续其为亲王时封号-代,与为了符合东宫现有的礼制,便封为代郡王,封邑照永徽六年制代王的封户便好了。
翌日,一早,还没睡醒,李守义就被传到了显德殿,迷迷糊糊的听完了圣旨,当即傻眼了。睡了一觉,亲爹变叔叔了?
不仅如此,天后还赏了他一套叫什么《瑶山玉彩》的书。好家伙,整整十大箱,五百卷书啊。
“代郡王!代郡王!母后好手段,好心机啊!”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赵道生一案及兵器案与天后有关,但能对东宫不利的,想必她还是很高兴的。
母子之间争权夺利就够一说了,还弄到了孙子身上。李贤当然清楚,将他最喜欢的儿子过继出去,就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伤害。
李守义瞧着右手的圣旨,喃喃道:“我是不是要改口叫您六叔了!”
这话刚落,李守义的后脑便挨了两下,动了肝火的李贤怒斥道:“逆子,胡说八道什么!”
是,从宗法的角度来讲,圣旨下达的那刻,李守义就是李弘的儿子了,承继代王一脉的香火,哪怕将来死了,也得埋在恭陵的葬区内。
当然,李贤计较的不是这个,若干年后,他继承大统,这东宫必然是要换主的。而太子妃无所出,在无嫡子的情况下,自然不用在乎顺序。
可如今有了这道旨意,即便李贤当了皇帝,也不好更改,否则就是忤逆不孝。这个逆子根本不知道,他失去的是什么!但这个事,李贤还不能挑破了,以免给儿子招来祸患。
揉了揉后脑勺,李守义不由吐槽了一句:“又不是我下的圣旨,您有火也别拿儿臣撒气啊!”
孤这做太子的,尚且不敢拿圣旨开玩笑,逆子真是大胆,什么话都敢往外说。恼火的李贤,又朝着逆子的后脑勺甩了两巴掌,且就让他跪着,不准起身。
李守义打小就跟太子讨价还价习惯了,都跪这么长时间,又不是犯了什么错,他膝盖都硌疼了。
于是,那张小嘴便念起了“紧箍咒”,总而言之,他没犯错,李贤就不能罚他。
这招每一次都以成功落幕,受不了他墨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