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生子当如皇太极(1/3)
且在范文程慨叹之时,北京城里传来一封书信。
这书信来自嘉定伯周奎。
要问这信是如何,还要说回王则尧。
这王则尧不是已经死了吗?
为何还要牵扯到他的身上?
这事情却要和这王则尧负责的一件事情说起。
王则尧担任顺天府同知,负责这熬粥的事情,熬粥就是掺水,中间最有油水。
王则尧从这里贪出好些粮食来,粮食在城里卖不出高价,在城外却可以,因为清军缺粮食。
这嘉定伯周奎仗着在顾泽明进城以及拥立新君的过程中立了大功,所以要了一份米铺的生意,米铺拿着条子就可以拿粮食,拿了粮食就可以卖钱,不过嘉定伯这也就是赚个零花钱,没有太过分。
本来也相安无事,谁知道这王则尧倒台的时候,供出了好多人,这里面就有周奎的黑手套。
严助又是个讲究追查到底的,那些兰台大夫为了手中的权力,也向来是有证据必查,一查二查就把,目光放在了周奎的身上,
周奎原先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只是有一天发生了一桩事情。
这一天天空是阳光明媚,周奎坐轿子要去戏楼听昆曲,《牡丹亭》,
看戏的时候却有两个碍了他的眼。
那两个人呢?
柳瑾和杨若瑜,自从顾泽明安排他们两个见了一面后,他们两个是常常幽会在一起。
周奎虽然是苏州人,年轻时候也很放纵,但是年纪大了,思想也开始保守起来,很见不得这样的事情。
台上演到柳梦梅和杜丽娘流露真情之时,柳瑾和杨若瑜却走了。
周奎心想:一定要干坏事。
就跑过去当道德警察,他想着这两个人要是干没羞耻的事情,他一说出来,那不就保护正义了吗?
周奎跑过去听墙根。
“实不相瞒,我现在做了兰台的人了。”柳瑾的语气里面好不自豪。
毕竟兰台能抓人,好不威风。
京城里面最近就流传了这么一个笑话:一位老北京在闹市上看着他前面的年轻人:“请问您是兰台的吗?”
“不是。”
“那您的家人或者直系家属有在兰台的做事情的吗?”
“没有。”
“那您有朋友在兰台吗?”
“没有。”
“那您把脚拿开好吗,您踩这我的脚了。”
杨若瑜脸上泛起笑容:“我不信。”
“这可是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