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破尾随之策(2/3)
”刘备接着回忆道,“这一则,海盐只有海边之人攫取方便;二则,海盐亦是青黑之色,其味甚苦。”
早在汉代,就有了晒海盐的历史。
秦川点了点头道:“主公,这海盐晒制,亦有其法,若是我等能据有一块临海之地,以善法晒制,再造大船,让船沿江而动,则主公所言诸多不便,都将可解,如此,则我大汉百姓,人人吃得起如此好盐。”
说着,秦川还将手中的盐晃了晃。
刘备听到秦川的话,却是笑道:“欲造大船,谈何容易,一艘大船,建造繁复不说,仅是划船的水兵就要数百上千人,如此运输,还不如找盐矿烧制。”
秦川也点了点头,原来此时制约这个时代发展的,不仅仅是晒盐,而是全方位的技术落后,看来,自己的征程还任重道远啊。
一时间竟都沉默了下来,张飞在教人唱歌,刘备、秦川、赵云在闷头吃着精盐烤成的马肉。
这番对话,却让秦川有些思绪万千,三国时代,想要发展,最好的路线就是走向大海,若是窝在中原和继续游牧民族相斗相杀,不免技术流出,要重蹈后世覆辙。
就算做好技术保密,又经营西域,这也不是不行,这样终归是没有走向大海好。
大海,无所不有,有数块面积巨大的大陆,有无尽的资源,而且,都是文明的处女地。
西方更是因为走向了大海,才开启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航海大世纪、工业革命,领先华夏数百年。
而这个时代,大汉只需要造出上好的船,大海的一切,都会向大汉敞开,予取予求,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划算的呢?
想着想着,秦川的心坚定了下来,大汉未来的方向,就是走向大海。
大海都近了,天空,还会远吗?
正在秦川遐思之际,突然跑来了一个小兵。
“报!主公,有几个曹军在长坂坡桥北挖土。”
“挖土?”刘备看了眼秦川。
秦川当即反应过来道:“这定然是曹操已经安定了军心,破了虎豹骑军士心中对爆炸之声,莫名的害怕,故而现取土来看到底是何物有如此威力。”
顿了一下,秦川接着道:“主公,这曹操真不愧是世之英雄,依我看,曹操必会找人仿照我军火药,同时,会尾随我军,寻找机会一战而定。”
“这……”秦川这一说,把刘备说愣住了,刘备不禁有些忧虑道,“这可如何是好?曹军仍远强于我,若是其安定了军心,又舍马而追,我军仍无处可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