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杜光乂(2/5)
个奴仆,你的生活太好了,有必要造反吗?
「地广人稀的好处!」杜光乂轻声自语。
他很清楚,在人口暴增、土地不够分之前,府兵制存在的根基非常稳固,战斗力也不会下降。
前唐之时当府兵的土地从140亩下降到十几亩的时候,才终于出现不堪用的状况—很明显,只有十几亩地的府兵,与土团乡夫何异?
「还有其他补贴收入的路子……」杜光乂又把目光投向另一处。
那是一处临海的空地,搭起了许多木架子,上面晾满了昆布。
昆布最早叫纶布。
《尔雅·释草》云:「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
《吴普本草》云:纶布一名昆布。
今上爱食此物,刚刚嘱咐沿海州县进贡至北平,他拿来煮肉,与军士们分食。
杜光乂也尝过,确实美味。不光昆布美味,煮在里面的肉也很好吃,突出一个「鲜」字。
昆布旁边还晾晒有他物,曰「紫菜」。
《本草经集注》云:「今青苔
紫菜皆似纶,昆布亦似组,恐即是也。」
纶其实就是大的意思。
古时的昆布,其实包含内容更多。但大夏将其区分开了,圣人给纶布赐名「鹅掌菜」,又有紫菜、鹿角菜等,皆令其进贡至京。
眼前这些木头架子上晾晒的,大部分是鹅掌菜。
十月了,地里没什么活需要忙。但府兵的部曲们却没法歇下来,他们纷纷跑到海边,打捞、拾取鹅掌菜,拖曳上岸之后,简单清洗,再挂起来晾晒干。
这是他们自己的收入,府兵不会管,甚至官府也不课税,因此积极性非常高。
方才离港的船只之中,就有不少装运了鹅掌菜、紫菜、鹿角菜以及另外一种由1圣人赐名的「裙带菜」。
淮海道转运使宋瑶颇为感慨,多少年了,第一次从安东府见到「回头钱」。
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大概就是鹅掌
采数量很少。打捞、清理、晾晒、运输也是个体力活,并不容易干。
杜光乂曾经冒出过个念头:粟麦可以种,海带能不能「种」?
似乎很难,因为这东西生长于海中岩石之上,你种在什么东西上面?何物在海中一年不烂?
今年渤海国南海府也进贡了不少昆布。
但他们的昆布海带与中原的昆布鹅掌菜比起来,似乎又大不一样。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最快.更.新.在「今惟出高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