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坤电协会的紧急会议(2/3)
政策,就会容易很多。”
“我同意裴总的看法。”市里老三、协会副会长、远航电子集团老总刘乡明接过话头。
“靠这些订单,他们连员工都养不活,现在突然砸出这么一个广告,这算啥意思?口气倒真叫一个大,新公司的新产品能替代传统随身听,全世界范围内,现在谁敢说这话?”
“老毛走投无路,出此下策,应该是比较有可能的。”
霍总凌厉的眼神扫了下全场:“盛元最近引进什么人才没有?”
他久经沙场,对这一突发事件保持了足够的谨慎。
几个企业家纷纷摇头:“还引进,逃都要逃光了。他们刚刚开始裁员,先从后勤裁,接着会裁掉一大批技术人员。”
“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盛元集团技术人员的收入大减,人心思走。去年下半年以来,没有引过一个技术骨干。”
霍家山:“就这奇了个大怪。前几天,业内有传言说,盛元正在鼓捣什么新公司新产品,我没有在意。这回,倒要看看老毛这酒瓶,装的到底是什么酒了。”
尽管企业家们都表示,凭盛元集团目前实力,和毛剑涛在业内的人脉、技术等积累,根本不可能有能力打出这广告,但大家还是表示小心为上,先调查,再下结论。
理事会议立即对这一突发情况作出了相应布置,一是马上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看看盛元集团成立“华夏信普”的真正目的;
二是分析最近几个月盛元集团购入的设备,从设备中,能分析出盛元到底想生产什么产品;
三是立即对随身听技术市场进行分析,看看有没有什么颠覆性或者突破性的技术诞生。
霍家山显然有些担忧,因为万一是真的,电子产业必将重新洗牌,直接危及自己企业的利益。
他的担忧,获得了全体理事单位共同的认同。
1996年的电子行业,处于转折之中,以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承接的红利,已经吃得差不多干净了。
多数企业家都已经感受到,靠高污染、低成本代工、密集劳动力发展的路子,快走到尽头了。
接下来,需要拼的是技术。最高的技术是元器件甚至是芯片的设计制造。
然而,国内企业谈这些技术,还显得太嫩了点。
比如作为全省前三、全市排第一的电子龙头老大坤电集团,号称拥有十几项发明专利,但业内都知道,真正能领先国内的,少之又少。
领先或者接近领先国际水平的,也就新闻宣传中吹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