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甩锅大师耶律德光(3/4)
和疏通。
面对这个情况,张昭只能进行取舍,洮水和漓水,这两条水道,肯定只能选择一个。
因为契丹第三次南下与后晋的战争可以说迫在眉睫,张昭不能把更多的民力和财力用在疏通河道上,必须要为接下来的战争局势做准备。
那么这么一来,洮水水运的重要性就上来了,因为可以通过它直接到达狄道以南,从而节省大量的运力。
“先将从关中来的灾民在渭州的陇西和襄武一带集结,按营伍编制,调遣疏通湟水河道的技工培训他们。
今年年底,至少要做到疏通兰州到狄道这一段的洮水水运。”
张昭一面吩咐贾言昌,一面在心里开始盘算。
从目前凉国的局势来看,兰州是这四条水道的交汇处,很快经济地位就会赶上甚至超过凉州。
为了进军关中和中原,凉国统治重心南下,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他也已经在考虑将陇右道的署衙所在,从鄯州迁往兰州,再将鄯州作为以后招抚青塘高原的核心城市。
当然,现在还不能行动,因为青塘高原上苦寒不说,现在的武力值还是保持的不错,各家赞普后人也还有些号召力。
必须要等到河西佛门开始影响青塘后,才能行动。
。。。。
而就在张昭于兰州开始准备的时候,已经在塞北草原鸳鸯泊畔待了快三个月的耶律德光,终于启程南下。
不过他没去辽西的东京辽阳府,也没有去中京大定府,而是去了南京幽都府以北的檀州,也就是后世北京密云。
要说我张大王的这位义兄,军事上在历代太宗之中,确实有些拉胯,但是政治上的手腕和敏锐性,那绝对算得上一号人物。
经历了这样的惨败,他先是跑到鸳鸯泊保证了自身安全以后,然后才将国内各实力派召到鸳鸯泊去。
而且很快就发动了甩锅大计,将这次惨败的失利,全部归咎到了他那些除开他铁杆心腹以外的国内实力派身上。
耶律德光把他们塑造成招致大败的罪人后,立刻就是棍棒伺候以为惩罚。
这样,在契丹人中间,就很快形成了此次战败不是陛下有过,而是群臣误国的印象。
打完了板子,把自己从失败者的形象中摘了从出去。
让众人都处于惶惶不安,不知道接下来还有什么惩罚,甚至开始想要串联自保以后,耶律德光的态度,马上又和善了起来他在鸳鸯泊边。
他当着屁股、后背都被打烂的一众契丹勋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