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又是侄女?(4/8)
了。
整整三十万贯,就归属于张昭开发的这个钱庄系统了。
不过,钱庄的问题也不小,因为张昭的钱庄并不是他一手建立,而是借助了各地寺庙本来就有的金融体系,进行了整合而已。
这可不是河西陇右那十几座大庙,而是整个河西、陇右、朔方、关中、河中、河东、河南、河北所有寺庙串在一起形成的。
这么大的规模,哪怕张昭凭借可汗、天王、法王三重身份,也远远做不到可以说一不二。
现在的钱庄也可以说处于一个野蛮生长期,张昭尽了全力,也只能捏住银票发行权,其余的他就无能为力了,或许等将来入主中原,才可以慢慢来改革。
借了佛门的势,张昭肯定不可能像历史上周世宗郭荣灭佛那样粗暴狠辣,他只能治大国如烹小鲜般,慢慢来的调理。
而且他还不能选择不灭佛,因为这是现实决定了的。
毕竟从现在看来,整个中原,一千万左右的人口中,生产资料已经被极大的摧毁。
能为国家复兴提供资源的,只有佛寺、武将、地方大族三个团体。
武将虽然规模庞大,看着也还挺有钱,但他们大多不事生产,手里的物资无法快速转化为可持续性获得的财富,是看着富,但其实没多少油水的群体。
而且他们手握刀把子,在可以预见的十年二十年中,张昭也只能处决当中最不像话的一批人,而要拉拢大部分人。
地方大族,那就更不能动了,在世家体系被摧毁,依托于科举制的宗族体系尚未成长,民间哀鸿遍野的此时,他们是仅剩了乡村生产力,不但不能动,还必须要保护。
那么,占据了大量生产资源,本身又不事生产,不交赋税的寺庙庄园,就是唯一能杀了吃肉的存在。
所以,张昭决定继续再让他们乐呵一些年,等屁股底下位置坐稳之后,再来慢慢一点点想办法。
。。。。。
灾民的迁徙,其实并不像张昭想象中那样,要花大量的钱粮。
因为这可不是后世那种徒步旅行或者春游,这是逃命。
不需要美味的奶油面包方便面,也不需要可乐,更不需要各种各样的零食。
大量的灾民,只需要一块混合了野菜,吃下去都喇嗓子的秫饼(高粱),就能走出十几二十里远。
在生存的压力面前,这些灾民,迸发出了极为顽强的意志力。
张昭就站在大震关下,看着远处延绵不绝,如同蚂蚁一般朝河西来的灾民,心里有一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