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耶律德光的梦想(3/4)
此曹氏与现在河西韩王张氏,会不会是同一伙人?是不是张氏取代了曹氏?”
咦?耶律德光摸了摸下巴,他有些想起来了,当年确实是有自称归义军曹氏的使者前来贺寿。
耶律德光之所以过了七年多了还能想起来,是因为他记得这伙人有点傻缺,是以还有点模模糊糊的印象。
当年这伙归义军使者贺寿的寿礼,竟然是玉璧一对,马二十匹。
当时就把耶律德光给气乐了,不是看在他们走了几千里路而来,差点就让人把他们轰出去。
你以为我大契丹国是南朝的孟蜀、马楚吗?二十匹马也值得从敦煌送来?
你送点白棉布都比送马要好。
而且按照规矩,契丹作为上国,还得赐下回礼。
你这是贺寿朝贡来了?还是来打秋风的?
回忆了一下这段不开心的经历,耶律德光还是准确的找到了,韩匡业话中的信息点。
“司徒是说,沙州的归义军很可能发生了权力变动?张氏代替了曹氏?”
“臣观来使名单,发现一人名叫曹延敬,应当是沙州曹家的人,臣请去试探一二,或能弄清情况。”
韩匡业点了点头,只要耶律德光批准,他就准备去试探一下,那个叫做曹延敬的副使。
千万不要把这个时代,想象成一个信息很通畅的时代,别说张昭,就是张义潮,知道的人也不会多。
归义军这个名词,在十八州归国之前,更是好多人都没听说过。
哪怕是后世那个资讯发达的时代,譬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这种近在身边,坐飞机几个小时就能到的国家。
后世绝大部分也说不上来他们的总理、总统是谁?甚至连首都名字,在哪里?都少有人知道。
而此刻算距离的话,契丹腹心东京辽阳府距离沙州敦煌,足足有四千里之远。
按一天平均六十里的速度,不遇到天灾的情况下,也要足足走两个多月。
对于契丹君臣来说,沙洲敦煌,跟天边也差不多了。
所以耶律德光君臣,勉强知道沙洲敦煌归义军这个名号,就不错了,要弄清张昭的一切,真不是一时半会能行的事。
“我看事情没那么复杂!”左皮室详稳耶律颇德突然说道。
“不管这河西张韩王是何人?用意为何?他袭击了我大契丹国兵马,使陛下损失了上千勇士,就不可能轻易放过他们。
臣恳请陛下,不管河西来使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予答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