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盛世 第十九章(上)(7/8)
在包厢里的往往还有楼敬远、金啸东、唐善、方麒杰等人,他们都曾在郭王爷麾下担任过毫无技术含量可言的幕僚,“万山王”却在过去从未忘记付给他们一笔津贴。
每当众人聚在一起,楼敬远就会朝众人竭力批评刘帝出尔反尔的种种政策,“唯一帝皇”在他眼里似乎成为阻碍帝国进步的毒瘤。
谢烨文的观点和楼敬远相差无几,然而刘帝王朝降临世间将近十年,再也没人能对“唯一帝皇”开展“肿瘤切除手术”。郑责成会亲自端着加过冰的饮料走进包厢,他再三提到日益贫穷的天坑老百姓很少再来会所里娱乐,朝廷设立的工商部门却隔三岔五赶过来讨要非法抽头。
“同武侯”感慨说道:“假使郭王爷仍旧控制着万山南部,‘唯一帝皇’必然会收敛许多。按照现在的态势发展下去,我们这些‘万山王’的老部下估计要被排挤到垃圾桶里去。”
方麒杰大呼:“老刘应当让江后主时代形成的经济泡沫尽早破裂,毕竟长痛不如短痛。当初让刘帝进入万山真是引狼入室。”
持续发酵的不满情绪促使众人决定采取有效行动反制刘帝,他们甚至在寻找一个机会能把天子废黜的机会。
吴建焜和谢烨文将涂锋、王颢浩两位前藩镇军将领变成盟友,他们后来被并称为“神朝四梁”。郑责成、方麒杰、唐善、楼敬远则联合了东荒地区的赵举贤、杨放鹤、郭哲纲三位靠捐官出仕的预备役将领,他们在后世被称作“荒江八庭柱”,“四梁八柱”的同盟正式形成。
继承“同武侯”的爵位以后,吴建焜便模仿“列国时代”的诸侯供养了许多门客,这无疑是一项成本很高的特殊爱好。
吴建焜认为“唯一帝皇”根本不知道怎么笼络人才,刘帝将有才能的平民当作一种收藏品看待,他或许会用丰厚的薪水和飞黄腾达的机会来拉拢这些人,然而天子却自以为给予对方莫大的恩典,这些奴才必须对刘帝感恩戴德。**的官吏把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大学生摆在和他们才能相左的岗位上,一些外行关系户总是能把这群人耍得团团转。
吴建焜却对前来投奔的门客非常尊重,他从来不敢向他们显摆自己的爵位。破产的生意人和罢职官吏变成侯爵的顾问,拥有一技之长的工匠和欠缺资金支持的科研人员可以在“同武侯”手上获得资助,欠缺学费或启动资金的年轻后生也能在大昆借得足够的钞票。在其他地区犯下罪案的大盗和帮会分子都在“同武侯”的接济范围之内,吴建焜会把这些人安排在大昆丰潭电站附近的庄园里,他一年大多数时候都待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