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逃港潮!(3/5)
杨继荣从五十年代跑到香江的?
老先生想到了许多。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甚至在这段时间,一直都有国内,特别是粤省一带的偷渡到香江发展。
为什么他们要去香江?
还是因为国内太穷,穷到自己都养不起。
在国内,现在普通农民吃不饱,甚至一个月都没有几块钱。
他们成功偷渡到了香江,轻轻松松几百块,甚至上千港币一个月。
甚至,更多聪明人成了香江的富豪。
想到这里,老先生也是叹了一口气。
“你的父亲和老家还有联系吗?”老先生问道。
“以前应该还有书信联系,我听父亲说过,一直都是断断续续。”
老先生又是点点头。
这个时代,国内真正能够用得起座机电话的,也就是燕京,申城一些机关单位而已,普通人根本就没有。
全部加起来,国内还没有到两百万户。
这种情况下,粤北那边又怎么可能和杨继荣经常联系?
“伱父亲对于老家还有感情吗?”
“有的,我父亲做梦都想回老家看看。”
听到杨铭那样说。
老先生终于松开了一口气。
他也知道,有些人从国内偷渡到香江,几乎是九死一生,这种情况下,他们在香江活下来,怎么可能不对国内有一股怨气?
这样,他们又怎么可能对于国内有感情呢?
他们是千辛万苦跑到那边。
说起杨铭父亲是偷渡到香江的,又不得不说起历史上的逃港潮。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到八十年代,基本结束的内地居民非法越境进入香江的行为,其原因起初是政治原因,后来主要是经济原因。
此后近三十年时间里,政治铁幕却并未将香江与祖国大陆的脐带完全斩断,除了官方有限度的交往,以偷渡为主的民间形式始终活跃,最终汇聚为一股股逃亡香江的奔涌潮流。
以鹏城为例,在公开的文件里,鹏城历史上共出现了四次大规模偷渡,分别为197年、196年、197年和1979年。
据粤省委边防口岸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计,194年到1980年,官方明文记载的“逃港”事件就有6.万多人次。
当时在粤省偷渡香江,按方式可分走路、泅渡、坐船,3种方式,按路线,则有东线、中线、西线之别。
泅渡通常是首选,其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