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3)
全国十几个郡被淹,百姓饿死无数,按道理朝廷该以赈灾为重,
但因为高句丽太气人,杨广暴怒,下令征调100多万民夫,快要两百万,将全国各地的粮食运往北京,准备打高句丽。”
赈灾力度无可避免的减小,饿死之人无数!
“公元612年元月,征讨高句丽大败,三十多万精锐没了。”
“公元613年元月,天下大乱,各地起义,杨广再征高句丽,还未成功,国内贵族开始叛乱,杨广无功而返,回来镇压叛乱!”
“公元614年,天下已经乱的不成样子,杨广第三次征高句丽,被高句丽放了鸽子,局势糜烂,杨广开始放飞自我。”
“同年,从高句丽返回后,杨广突发奇想又率十几万大军到塞北巡视,
大臣劝杨广,天下乱成这个样子,应该先平定叛乱,他杀了进言的大臣,在巡视塞北时,却被突厥围困,差点回不来。”
“而就在这之前,杨广早期对突厥还特别优待,认为给点好处,突厥就会一直老实。
大臣高熲认为这样厚待突厥会导致突厥实力飞速扩张,迟早要反,结果杨广把高熲杀了。”
杨广也知道突厥越来越强,但没啥好办法,正如那句话,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后来突厥果然崛起为患。
“公元615年,大势已去,杨广不打算逆天,开始跑到扬州避难,纸醉金迷,沉迷于美人,美酒当中,
所有劝他应该留在洛阳,镇压叛乱的大臣,大部分被杀!”
至此,隋朝结束!
“不得不感叹,一个统一的,强大的隋朝,一个曾经北打突厥,南踢越南的大隋帝国,就这样落幕。”
我们无法说大运河不对,三征高句丽不对,但最起码,他太急了,也太残暴了,这已经不是如纣王一般太急扯到蛋导致灭亡了。
杨广,纵然将原有河道基础上合并的大运河,长城,科举全都算在他的身上,他也绝不是一代明君!
只能是暴君,最多算暴君之中的有为之君!
他没法和秦始皇,纣王相比,一旦相比,只怕纣王被封存几千年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但或许,如果国内贵族不使绊子,如果高句丽被他灭了,
如果隋朝不是亡在他的手上,还能往后延续几代,或许,他能得一个有为之君的评价!
但只可惜,没有或许!
而他也必然会被钉在史书的耻辱页上。
画面至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