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桑苗胜霜寒(2/5)
,神祇若生独私灵明,有欲有求,则难免偏私,不能周覆寰宇、泽被十方。
最好便是无私无欲,如皇天后土,覆载万物而不谈得失;如日月高悬,旷照古今而不分彼此。四时周回,生杀各有定数;五方安镇,山川自古泰然。”
说出这话时,赵黍其实有些惭愧,如今的他对赞礼官的尊崇早已不复往日,过去的许多观念也随着仙道根基奠定而受到动摇。
天地覆载万物,确实不言得失,可也无利害是非之分。日月高悬,千秋万载总有不受照耀的角落。至于世间生杀,或许恰恰是无有定数,才能使得物类繁衍不绝。而山川看似不动,但在赵黍看来,却时刻在动,而且潜藏无穷伟力。
其实赞礼官前人并非短视盲目,赵黍自己就身处乱世,很清楚匡正世道、扶民抑乱是何等重要。赞礼官设立纲纪法度,也是希望能以此长保太平。
只不过到了赵黍这种境界,也隐约发现赞礼官前人的一些刻意用心。
天地无所偏私,却设皇天太一、后土坤舆、五德大君为祭,一切有私有欲的神祇皆要等而下之。赞礼官号称代天行法,自然有制摄鬼神的威权,也有凌驾于妖鬼邪祟的法事之功,从而实现民为神主、民为邦本的愿心。
但赞礼官设下的纲纪法度绝非坚不可摧,天地造化广大,一时的纲纪法度不足以囊括万类万象。就像一张经年受风吹雨打的布匹,无论如何修补,终究不能长久延续。
“对了,我刚才见你召出的符篆,感觉不像赞礼官所传。”虚舟子出言打断了赵黍思绪。
赵黍面不改色,望向不远处的洞门,言道:“这座洞府在久远前乃是一位修仙高人闭关清修之处,那道符篆便是他解化之后,遗蜕与地脉气机相融变炼而成。我先前来此,便是为了感应前人遗泽。”
“原来如此。”虚舟子没有再多猜疑。
赵黍见虚舟子如此信任,自己这么扯谎,心里也有几分不快。于是随口问道:“我之前编撰的《三天九品纲》,不知前辈有何指教?”
“我确实看过了,你这个《三天九品纲》,怎么感觉跟崇玄馆私设的九品仙秩有些相似呢?”虚舟子问。
华胥国馆廨之制的箓职品秩从低到高只有符吏、散卿、法将、灵官四层,这其实是各家馆廨共同商议的结果,不同馆廨内部或许还另有次第区分。
比如崇玄馆就私设有九品仙秩,也是梁韬从九天仙箓中总结而出,而且名称雅致高妙,什么“上章典者”、“玄都真士”、“金阙御使”,名头颇为唬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