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煅烧(2/3)
关键是,拥有更多可以用来晒盐的容器。
木桶、石槽这些东西,宁定海在现代可没有找过什么资料,故而他也不知道怎么做。
或许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探索,在“懒惰”的驱使下,原始人们会探索出高超的制桶技巧,但宁定海可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了。
“想吃更多盐吗?”宁定海对着面前包括巴解在内的六个原始人道。
“吼,想!”六个原始人齐声回答道,但手上掏木料的动作仍是丝毫没有停。
“那好,你们都给我停下来,我带你们去做一个好东西!”宁定海有些神秘地道。
“吼?”六个原始人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宁定海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带着六个人,找了一个半米高的垂直崖壁,
“你们给我用泥,在这里砌一个圆柱!”宁定海指着崖壁边说道。
虽然不解,但由于宁定海这些天树立的威望,他们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宁定海的要求开始了行动。
很快,在宁定海的监督下,一个高约半米的圆柱就这么被砌好了。
“把这下面给凿空,用来放柴,注意小心点,不要让上面的窑塌了!”
在原始人的铲子之下,下面的地面被成功凿空。
接着,宁定海又是小心地让原始人,将上面圆柱的地面捅成蜂窝煤的形状。
这样的话,当下面燃起火,窑内就可以更好地通火通气了。
一个简单的窑就算建好了。
接下来就该是煅烧陶罐。
炼制陶罐的土依然是河边的粘土,先将粘土里面的石块给挑出来,然后就是玩泥巴,将粘土弄成罐子状就行了。
“吼?”
原始人看着这个“泥罐子”,稀奇中透着不解。
这样的罐子可没有办法盛水,倒进入的水很快就会顺着泥巴的缝隙处流出来。
所以,他们都是异常地疑惑,做这个干什么?
宁定海也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说道:“把这上面的东西用贝壳打磨一下!”
弄好的陶器表面,还存在许多粗糙的地方,得给它打磨平,这样到时候才会更坚固,防水性也能更好。
在宁定海的要求下,弄好了有四个陶罐,直径都差不多二十五厘米,略小于窑的直径。
在将四个陶罐放到火坑的附近给烘干之后,就依次堆叠着,将四个陶罐放入了圆柱形的窑中。
紧接着,窑的下方堆满了柴,遇到外来的火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