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火星移民(2/3)
空旅行从小就非常地向往,甚至有段时间在想如果未来我们向火星上移民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所以那个时候就会有很多的奇奇怪怪的想法,《火星救援就是那个时候写的。”
“哦,你这本书,我看过,写得很好,很有想象力。”领队赞许地说道。
“啊,是吗,您也看过啊!”陈晨很意外。
“没事,你接着说嘛。”团队的领队听起故事来也是津津有味。
“后来,成功地投资了几家公司,也和很多公司合作过,还因为筹办奥运会的时候认识了航天局的于院士,特别是为了写出《往返天地间的剧本,曾经在航天基地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学习,这也让我对航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还有就是‘大江’成功地研制出能携带手机信号基站的无人机时,我就在想,未来,人们的发展一定不会局限在地球上,而是要向外太空发展。”
“如果我们能早下手,占据外太空的优势,就能提前别的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
陈晨说完,还比画了一个尽在掌握的手势。
“想法不错嘛,很有建设性。”
“还有,早在2002年,鹰酱就已经开始发展民用的航天火箭了,哎隆马一龙去年就已经成功发射了火箭,预计2012年就可以向太空运送货物或者发射卫星了。如果我们再等下去,恐怕天上就全是人家的卫星了。”
“小陈啊,我要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们去研究这个东西,第一个是费用你们承担不承担得起,第二个,你们不觉得和国家的项目重复了吗?”
“至于资金,您应该是了解的,我旗下仅仅是一家上市的‘校友网’每年的盈利在30多亿元,估值也在1000多亿人民币。更不用说我还投资了微博,影视公司,芯片公司,音乐版权公司,半导体公司,智能a等,每年有数十亿的收入,完全可以撑得起航天科技的研发。”
“而且,民用航天的发展的意义在于商用,在于盈利;而国家队的发展在于保证国家的安全。两者并不矛盾,甚至可以合作。如果我们民用航的发展能得到国家的扶持,想超越鹰酱完全不是什么困难。”
“你觉得民用航天发展的前景如何?”老人问道。
“民用航天器材要考虑的是利益和成本,肯定要发展一款物美价廉可回收重复利用的运载火箭。”
“还有不用铺设大规模的地面基站,就可以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在未来快速的进入5g时代,与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实现融合。这样不仅可以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