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南天门计划(2/4)
创意,但先拔头筹的却是枫叶国,目前国际空间站使用的就是枫叶国da公司研制的枫叶臂2。”
空间站的机械臂,它集机械、电子、热控、视觉、动力学等多学科于一体,是一种高端和先进的航天装备,可以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下,完成航天员难以完成的舱外操作。
“那它可以在各个航天器之间爬行吗?”陈晨装作毫不明白地问道。
“爬行?我们目前得到的消息是枫叶臂2只能在轨道上直线滑动,没听说说过你说的爬行方式,你具体怎么想的,仔细说说。”余院士似乎也想到了什么。
“我想象的机械臂是可以头尾互换的,它有几个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配合下交替使用,就像小猴的脚一样来回挪动,如果想加长一点,中间在加个胯骨横梁,它站在那儿就像一个门框一样,这样它就能达到25米,或者35米,甚至是更长,就可以在太空轻松地拆掉别国的卫星,什么的。我觉得我的想法还不错!”陈晨越说,想法越多。
陈晨天马行空的想法让余院士都听得有些惊呆了。
余院士听后,立刻回去和领导汇报了这件事情,大家都很重视这个事情。本来在他们看来,让你来参观体验都是奔着你这个冤大头的,谁也没有想到一个科幻导演给了他们一些启发。
一个好的科幻导演,他首先就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把这些想法组合在一起,加上一些合理的剧情就会成为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
这其中的一些想法却能让整天苦思冥想的科学家们豁然开朗。
陈晨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他们少走几年的弯路。
或许是因为陈晨很早就写出了《火星救援这样的经典科幻,也许是陈晨提到的建议确实让他们茅塞顿开。接下来的日子,很多基地的技术员都找他,讨论探套一些关于航天的事情,试图从他这儿再次找到灵感,这也让他从中接触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人类登陆火星的必要条件。
首先,必须拥有运载能力超强的火箭,这是将人送往地外行星最根本的条件,没有它一切都是空谈。
历史上最大的火箭土星5号,它曾经连续12次把阿波罗飞船送进太空。但是这仍然不够,因为他的有效载荷仅有118吨,但是随着德裔科学家冯布劳恩在1979年去世,鹰酱也彻底失去了这项技术。
老毛子也曾经想设计一款更大的火箭,他们把30台火箭发动机并联在一起后,可惜的是连续4次都发射失败了。
后来,马斯克把这项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