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谁是义军谁是贼?(2/4)
不说话了,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李扶龙被刺杀,李思全叛逃,李思齐不得不舍弃前线,稳住更重要的商丘城。
李家动荡不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居然撤军?
姜云龙淡定的喝着茶水。
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七岁,乖巧得很。
这两天跟着万小宝练功。
蓝羽不时把自己的药物,送给两个小家伙。
连家父子早出晚归,在城头打造防御器械,虽然钱不多,但可以管中午和晚上的饭。
父子两在城头,也是为了能有机会看看城下,期望找到连老二和连洪氏。
这个午饭,就只有他们几个人在家里吃了。
连家大媳妇是个不太爱说话的人,只顾着两个孩子,连饭都不敢多吃。
每次都是蓝羽主动给她添饭、夹咸鱼、凉菜。
姜云龙之所以不再说下去,一方面是担心隔墙有耳,一方面也是因为魔宗不仅仅是因为战功分配的问题。
这里面还有一个恶毒的招数。
商丘城内以为红巾军撤离,那么城墙下的难民如何处理?
这些与徽州难民一样,全副身家被劫掠一空的民众,是不可能返回乡土的。
那会活活饿死。
走投无路的他们只能来找这个时代的官府,商丘的土皇帝李家。
但商丘的存粮有限,一旦消耗过多,明年爆发战争说不定就会有粮荒。
但不接纳也不行。
任由他们饿下去,迟早就会冲击城外的农庄。
到时候损失更大。
于是姜云龙刚出去转一圈,就发现李家开始赈济灾民。
成群的民众带着孩子、家人排着队等待稀粥。
十几名战兵分在各处维持秩序,发现有人插队、斗殴,不论一二,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一些自以为是的青皮顿时老实多了。
大概是姜云龙的儒衫太显眼,很多人抬头看向他。
负责分粥的九品小官见他器宇轩昂,眼神凌厉,还以为是什么大家族出身的士子。
“见过这位先生,不知道到此有何贵干?”
姜云龙倨傲的没搭理他。
主要是怕开口后,自己的语音露馅。
信州口音与江南口音有很大的不同。
甚至是十里乡村,村村不同音。
见到姜云龙看了一眼粥桶,也不知道是什么官的小官连忙解释起来。
“这是放了盐的粗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