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欢迎方老师来日(1/4)
《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立刻在全国各地引发不小的轰动和热议。很快地,就把之前备受争议的首届优秀新诗奖活动的热度压了下去。这年头的报纸报道说华夏电视机的销量,正在以每年12%的速度暴增,仅仅1982年一年,就销售了超过840万台,现如今,华夏大城市的电视机普及率已经到了86%。小城市的电视普及率也有70%以上。虽然大多是黑白电视,但每100户华夏城市家庭里,就有至少75台电视机,当然那,农村电视的普及率就没这么高,还不到5%。因此,80年代的电视收视率的统计,主要集中在城市里。偏偏非常契合《舌尖上的中国》的目标受众,毕竟这年头能买得起电视机的,哪怕是黑白电视机的,不能说是“人均万元户”,但也至少是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富户。《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示的华夏传统家常菜,立刻就把观众们变成了“美食的俘虏”。甚至有的专门把吃饭的时间,调整到节目播出的时间,就着《舌尖上的中国》才下饭!《自然的馈赠》、《民以食为天》、《味蕾的乡愁》、《五味的调和》,以及《时间的滋味》,每一集的时长,都在40分钟左右,然而观众非但不觉得长,反而还嫌弃有点短。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打到了中央台准备好的热线上,男女老少都有,特别是老干部。除此之外,中央台还借鉴到了燕京台办春晚的经验,跟《文艺报》、《光明报》等报纸合作,办了个临时性的专栏,专门刊登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读者来信。一时间,收视爆表,舆论沸腾,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就差锣鼓喧天,鞭炮齐响。连带着方小将这个顾问兼原著作者,隔三差五都会收到半個篮子的读者来信。而且,就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的第三集,文化部门召开了相关的研讨会。作为头等功臣的方言,自然像汪曾其这个总顾问一样,绝对不能缺席。“小方!”“汪老!”方言看着老顽童般的汪曾其,相互寒暄了起来。汪曾其问道:“这次的优秀新诗奖,觉不觉得委屈?”“委屈倒谈不上,就是觉得蹊跷。”方言皱了皱眉,“为什么一二等奖的安排会那么奇怪?”汪曾其如实相告,说有“热心人士”给主办方写信,指名道姓说像舒亭、方言这样年轻的作者,如何与艾清这些个大诗人并列?但事实上,原件谁也没看见,而是由作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