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变阵(2/4)
。
可这中军四周散布着其他州郡诸侯的位置,就颇堪琢磨了。
让人意外的是,冀州刺史韩馥没有被安排在袁绍身边,而是阵型前突,成了孙坚的支撑。
刘岱、张邈、桥瑁、张超四家州郡,围绕在袁绍中军周围。
说来复杂,其实很好理解,无非是谁与袁绍的关系更近一些,谁的距离也离他更近一些罢了。
事情是不难理解,可是这大圈套小圈,小圈再往下套,就剩下最后那么些地方,袁绍的身边还有两块空地,其中一块给了王匡。
王匡是河内郡太守,这个人有点意思。
齐贞本以为这个人和其他那些诸侯一样,并不为人所知,怎知道不光是刘备与诸葛亮对他有所了解,甚至连公孙瓒和赵云都对其人有所耳闻。
王匡之前被何进任用,担任大将军府掾。当时何进想要诛杀阉宦,王匡为执行他的命令,回家乡兖州泰山郡并成功征招五百名强健的弓箭手,运往洛阳,准备在起事时使用。
然而十常侍却早一步先把何进给宰了。
王匡得到消息之后便一直在兖州藏着。不久,袁绍再度联合大家讨伐宦官,王匡那时才与袁绍联手。
最后,以袁绍、王匡为首的人马率军进入承明堂,顺利地除掉中常侍高望等二名宦官。
在那不久之后,他受朝廷的征召,成为河内郡太守。
这件事情太大,所以除了像齐贞这样根本没工夫打听这事儿的之外,当今天下几乎已经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
原来是一期闹革命的交情,怪不得和袁绍这么亲近呢。
齐贞点点头,心中感叹。
还有一个左膀右臂的位置是给谁的呢?
齐贞和诸葛亮二人相视一笑。
想来还是那道矫诏和落在最后的表态发挥了它们应有的作用。
这个排兵布阵的方法是众人权衡和讨论的结果,也是最为中规中矩的做法,却并不太适合这种进攻,会显得整个大军的阵型就像是块叠好的煎饼,又好像是切好的豌豆黄一样,四方四正的,毫无锋锐之气,死板的紧。
但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毕竟想要让所有人满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这个阵营刚刚好,没有人再提出什么异议。
“关羽、张飞、赵云三位将军,这里有一事给你们交代。”诸葛亮缓缓开口说道。
“你尽管开口,你这文人一肚子坏水儿,我喜欢,某家听你的!”张飞这夸赞无论怎么听,都像是骂街。
诸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